p>

  赵知府愣住了。

  苏泽也不管他,继续说道:

  “宋儒吕大防,曾经做过《吕氏乡约》,号召‘乡人相约,勉为小善’,以吕氏乡约来勉励同乡致道德,而后朱子又亲手所做《增补吕氏乡约》,号召乡人互相聚集在一起行善。”

  “洪武年间,太祖也曾经在全国推广乡约,只不过那时候百废待兴,不得作罢。”

  “等到阳明先生在的时候,阳明先生亲手做《南赣乡约》,在南赣推行乡约教化百姓,朝廷也是嘉奖了的。”

  赵知府愣住了。

  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苏泽一下子搬出了洪武大帝、朱熹和王阳明,这还怎么打?

  赵知府总不能说前面几位都错了吧?

  那赵知府恐怕走不出崇儒祠了。

  赵知府无言以对,苏泽继续说道:

  “若是大家要修‘众道德’,可以约为乡约,定期在什么地方集会,可以推举出约正,为各个乡约的领头者和召集人。”

  “再约法三章,共同讨论约规,就可以修众道了。”

  下方众人纷纷点头,如朱恕这样的几乎要立刻去号召同道了。

  其实在王艮的理论被官府打压之后,朱恕因为身份是樵夫,没有选择和王艮弟子颜钧那样继续讲学。

  作为更加底层的百姓,朱恕已经明白了泰州学派的处境,是绝对不会被统治者接纳的。

  随着王艮这个门派宗师死去,大部分泰州学派的信奉者都返回自己的生活,那轰轰烈烈的思想启蒙,就仿佛是一场过去的美梦,在官府禁学中烟消云散了。

  朱恕躲入山中,再也没有和其他人说过王艮的学术,那句百姓日用即为道,也成了泰州城内禁忌的口号。

  可是今天听到了苏泽的讲学,朱恕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心斋先生的学问没错!错的是践行学问的方式!

  若是能聚集同道一起学习精研,那官府要怎么禁学?

  樵夫朱恕的力量自然是弱小的,但是一千一万个樵夫聚集在一起,官府又要怎么弹压?

  想明白了这点之后,朱恕恨不得立刻回去,组织乡间樵夫订立乡约,一同学习苏泽的“众道德”之法!

  朱恕甚至想到,当年王艮所讲的“民为邦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落到实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