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避免不了和南京户部打交道。

  而钞关厅的钞关都设置在运河上,这又要和负责漕运的仓场侍郎陆大有打交道。

  今日这件事,方望海用皇帝的内库挡了下来,但是和这两人撕破了脸,日后总少了被穿小鞋。

  特别是方钝做过很多年的户部尚书,又最喜欢提携同乡的乡党为官,导致如今南北吏部中都有不少岳州官员,这些人如果和方钝一起报复自己,恐怕自己这个南京户部侍郎也不好做。

  一想到这里,方望海都有些头疼起来。

  方望海发了脾气,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语气太冲了,是不是得罪了上司和同僚。

  苏泽对于方望海的软弱性早就有了认识,大明朝的官员基本上都是这幅样子。

  不过自己这位未来的岳丈大人,倒是还能守着些良心,真心实意的要给大明朝做些事情,在众多官员当中已经实属不易了。

  方望海也拒绝站队,无论是清流还是严党的邀请,方望海都委婉的拒绝了。

  苏泽明白方望海是害怕日后被上司同僚穿小鞋。

  方望海看了看苏泽,这才问道:“汝霖怎么从上海回来了?”

  自从上一次离开浒关之后,苏泽就没有再返回苏州,方望海只知道苏泽在上海抗倭成果显著。

  苏泽将一份报表拿出来,递给方望海说道:

  “世叔,您看看这份报表。”

  方望海打开报表,苏泽为了方便他查看,将统计写成了文字。

  方望海不看这些报表,而是直接看结论,当他看到这半个月钞关放行的粮食高达万旦的时候,也倒吸了一口气。

  “怎么可能?”方望海做过一府的知府,自然知道一万旦粮食是什么概念,这又是多么大的一笔数量。

  “世叔,都是去年的新粮。”

  方望海的手抖动的更厉害了,若是以前的存粮,还可以是粮商或者大家族囤积的,可是一万旦新粮,可不是商人有本事收来的了。

  原因也很简单,如今江苏产量的,就是长江沿岸的苏中和苏北地区。

  这些地方被倭寇入侵,普通商人根本没办法进出。

  方望海只想到了一个可能:“这是官仓中的粮食!?他们好大的胆子!”

  苏泽说道:“在来浒关之前,我还走访了另外几个钞关,这些运送粮食的商人都是外省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