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李时珍就会被推举到太医院,然后任职一年后就辞职返回家乡。

  只可惜楚王府在武昌,苏泽暂时也没有去湖北的想法。

  不过Lv5的医术也值等于地方名医的水平,恐怕也就和惠民药局的黄提举差不多,想要编纂《赤脚医生手册》,至少要将医术刷到Lv10才行。

  医术技能还是要刷啊,若是能将这份手册搞出来,那也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不过以苏泽现在Lv5的医术,倒是也可以先弄出一个常用病版本的小册子出来,普及一些简单的医疗知识。

  苏泽送走了最后一名病人,一名小太监匆忙跑到草庐边上。

  “苏相公,干爹请您过去,城里的大户上山来了。”

  苏泽不慌不忙的站起来,清洗了双手后说道:“请公公带路。”

  小太监钦佩苏泽的气度,不愧是解元公,和那些乡野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最重要的是苏泽对他们这些小太监也都是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他们阉人的身份而露出嫌弃,也不像是刻意攀附结交,只是正常的对待他们,反而让这群小太监感觉舒服。

  陶公公自然不可能和苏泽一样住在草庐中,他早就搬进了一家大户的田庄中,距离苏泽结庐的地方不远,不一会儿就看到了门口的撵轿。

  在明初洪武皇帝是明确禁止普通人乘坐撵轿的,当然老朱家的人除外。

  普通官员都不允许随便乘坐人抬的撵轿,但是这条禁令很快就废弛了。

  在如今这个普通百姓比牲口还便宜的时代,在福建这种多山的地区,乘坐撵轿乡绅土豪非常普遍。

  不过那种八抬大轿也只是影视作品中的,在福建基本上都是那种两人抬的竹撵,当地也叫做“滑竿”,是一种坐起来也不太舒服的单人轿子。

  一进门就看到陶公公正在和一群大户喝茶,陶公公早年入宫身份低微,是在掖庭刷恭桶起家的,错过了上内书房的年龄,文化水平也只是比文盲好点,能够简单识字罢了。

  只不过陶公公还是很尊重读书人的,也收了几个读过书的小太监做干儿子。

  陶公公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无论是铸币还是治河,他都能亲自上阵,将事情督办好了。

  不得不说嘉靖皇帝确实善于用人,委派陶公公铸币真的是选对人了。

  比起那些有文化的公公,陶公公这样的肯干的莽夫-->>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