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跳过了前面大段废话,直接从平倭靖海七策的部分开始。

  “一曰斋醮海神。”

  听到这里,嘉靖皇帝的眉头舒展了一些,这个延平知府是个懂事的。

  嘉靖将方知府记在心中,若是下次有擢升的机会,或者吏部推荐官员时候有方知府的名字,那他就有很大概率升官。

  这就是所谓“简在帝心”,在封建专制社会中,一个领导熟悉的名字比再大的功绩都管用。

  “二曰开源节流。”

  这个也算是老生常谈了,谁不知道开源节流?

  可是开谁的源?节谁的流?

  嘉靖皇帝心中明白,那些清流的言官一说到节流,就拿着新修的宫观说事。

  而严党一说到开源,就是喊着要开捐,如今朝廷已经开了纳粟入监,再这样下去就要卖官鬻爵了。

  嘉靖皇帝虽然痴迷于仙道,但是也不想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卖官鬻爵的名声。

  本来嘉靖皇帝都准备让黄锦跳过,却听到黄锦开始念起“钞关法”来。

  黄锦念的拗口,其实他也不太懂钞关的事情,本来黄锦只想要尽快的读一遍,但是皇帝却敲响了铜罄。

  “再读一遍!”

  黄锦正准备再读,皇帝一把走过来抢过了奏章,“不了,朕自己看!”

  仔仔细细的将钞关法看了一遍之后,嘉靖皇帝突然大笑起来。

  “皇爷,皇爷?”

  黄锦吓了一跳,还以为皇帝焦虑出什么病来,却听到嘉靖说道:

  “这个延平知府,是忠臣!”

  黄锦不可思议的看着嘉靖,在皇帝身边伺候多年,他深知皇帝对大臣的评价体系。

  最末等的就是“狂悖小臣”,凡是皇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这个官员的仕途就几乎走到尽头了。贬谪都算是开恩了,下狱廷仗都是正常的。

  好一点的就是“庸蠢之臣”,这种就是在皇帝心里挂上了没能力的标签,就是不受到惩罚,日后也别想升迁了。

  在上一层就是“能干之臣”,能得到这个评价的,属于上了皇帝的名单,只要有机会就能被提拔重用。

  而“忠臣”,就是最高评价。

  很显然对于多疑的皇帝来说,忠是最重要的属性,远远超过“才”。

  这个延平方知府的一封奏章,就得到了第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