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这样的字。

  苏泽一个区区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字?

  不过方知府也知道了女儿和苏泽见面的事情,勒令方若兰不得出门。

  方若兰也知道理亏,不过通过养济院,方若兰和苏泽也通起了书信。

  方知府放下笔,马上就要年底了,过完年二月份就要举行童子试。

  童子试分成三场,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县试试本县主持的,白知县担任主考官,海瑞这个县学教谕担任监考官,题目就是知县或者教谕出。

  通过县试的,则在三月份立刻参加延平府的府试。

  这时候各县通过县试的士子,就要齐聚倚郭的南平县参加府衙主持的府试。

  府试由方知府担任主考官,府学教授担任监考官,题目是知府或者教授出。

  等通过府试,就可以参加四五月份在学道衙门组织的道试了。

  道试的题目是福建省学政出题,但是不需要到府城考试,只需要在各府本地考试就行,各地知府担任监考官,道试通过的就可以成为童生,也就是秀才了。

  成为秀才就算是成为最低层次的特权阶级了,和享受免役二人,入府学县学领廪供的资格。

  三场考试结束,才是举人资格的乡试。

  乡试就要去福州府城了,各省乡试的主考官都是皇帝钦定的,从明中期开始只能由翰林官才能担任,从这个方面也说明乡试的重要性。

  毕竟只要考中举人,就是可以授官了。

  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如果苏泽今年能考上秀才,也能赶得上八月的秋闱。

  必须要中个举人!

  方知府定下最低的标准,二十几岁的举人并不是要求很高吧?

  其实方知府的要求还真不算高。

  现代人总以为古人是皓首穷经,四五十岁才能中进士。

  而实际上,明代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7岁。举人的平均年龄虽然没有足够样本统计,但是考证科举大省的福建,举人平均年龄也只有26岁。

  读书这件事,真的是看天分的。

  并不说读四十年书就能考上清北,真正的能考上清北的人,十几岁就能考上了。

  二十几岁的举人其实很常见,苏泽就算是现在这个年纪中进士,世人也不会惊奇。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