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委托同样擅长星象的豫章人雷焕去豫章丰城做县令,寻找星象中所示的神剑。

  古人认为天上的星象也对应地上的位置,斗牛星宿对应的就是豫章之地。

  而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那一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说的就是雷焕在豫章挖出神剑的典故。

  雷焕挖出两把宝剑,一说是太阿和龙泉,也有说是干将和莫邪,他将其中一把剑送给张华,自己则留下一把剑。

  这时候雷焕的儿子劝说父亲不要藏下宝剑得罪张华,但是雷焕却说晋朝要大乱,张华也会被害,这剑是灵异之物,终究会化为他物而去,不会永远为人所佩带。

  后来张华果然在八王之乱中身死,那把神剑也不知所踪。

  后来雷焕的儿子雷华任州从事,一次带剑经过延平津时,剑忽从腰间跳出落入水中,雷华让人进入水中找剑,一直找不到。

  只见到两条龙各长数丈,盘绕在水中,身上有花纹,寻剑的人惊惧之下离开。

  雷华叹息道:“先父化为他物的说法,张公终将会合的议论,今日算是验证了。”

  这件事之后,南平人就在延平津边上的九峰山建造了化剑阁,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化剑阁上有不少名人题字碑文。

  何良俊随着陈默群继续登山,果然见到了一座石碑,两人走到石碑处观看,这就是何良俊所寻的李相公的碑文。

  不过这位李相公,倒不是当朝的相公,而是宋代明相李纲。

  看完了李纲的碑文,何良俊再看下方的延平津,张华、雷煥,雷华的故事交错,突然让人产生了一种古今悠悠的感慨。

  陈默群说道:“元朗兄,马上就要到化剑阁了。”

  一想到自己被倭寇焚毁的家园,何良俊叹息一声坐下道:

  “下山吧。”

  陈默群惊讶道:“马上就到化剑阁了,为何要下山?”

  何良俊说道:“我想到兰亭集序上那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可还能记得我等今日登高?”

  陈默群沉默了,他虽然是延平书院的山长,是本地的名人,可是他这样的人物,怕是能载入《地方志》都困难。

  何良俊虽然是曲艺名家,但是也没有和吴中四子那样名扬天下,他这样的人也很难写入青史当中。

  而能够记录在历史上的,无论是张华还是李纲,这都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