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道有什么关系?

  苏泽也有些懵了,别看泰州学派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实际上在这个学派影响力也就这样,充其量就是个心学门下的小分支,还是被其他人喷的那种。

  如今心学大宗是王门江右学派,学派的成员有王阳明的亲传弟子欧阳德,现兵部尚书聂豹,内阁次辅徐阶。

  有欧阳德这样的学宗治学,门人弟子半天下。

  朝廷中又有大臣支援,江右学派是心学嫡传。

  相比之下,给贩夫走卒讲学的王艮,算是心学中的异类。

  泰州学派也只是在江苏部分地区流行,而且还是在下层流行。

  苏泽也没想到,自己就是在海瑞和同学之前撑个场面,说了一句“百姓日用即为道”,竟然就成了新知府的同门中人。

  延平书院的山长陈默群皱眉,他中了进士后就没有做官,这些年潜心治学,倒是对各家学派都有所了解。

  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都去世多年了,这也不算是什么太新的学说。

  只是这一派提倡日用之道,讲究俗学情学,这都是陈默群不喜欢的。

  在他看来,读书人焚香品茗才是悟道,哪有在泥腿子中悟道的说法。

  不过方知府是他请来的,这讲学本身就是各抒己见,陈山长也只能憋着。

  方知府心中暗爽,其实他自己对于泰州学派的了解也只是皮毛,基本上都是和妻弟来信以及和女儿聊天中知道的一鳞半爪。

  时人追求的都是一个“奇”字,各种爆论、奇谈层出不穷,无论是文坛宗师还是文坛新秀,都以言论新奇为荣,都以循规蹈矩为耻。

  这种风气刚刚兴起的时候,自然是万物竟发勃勃生机,可是到了嘉靖三十三年,已经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世人都追求奇论,喜欢追逐那些离经叛道的言论,只觉得自己的言论还不够奇,自己考据的史料还不够偏,自己的观点还不够极端。

  “厌常喜新,慕奇好异”,讲学不搞个爆炸观点,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懂学术的。

  这颇有些如今自媒体时代,标题党的风采。

  看到自己的论点震慑住了众人,方知府心情愉悦。

  泰州学派虽然有些背逆的言论,但是其核心的孟子民本学派,也算是儒学正统,是写进科举教科书的政治正确。

  正好这一套说法,也能树立方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