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容,正是太尉杨彪和太仆韩融。

    韩融道:“李催和郭汜这两个恶贼,还是很相信我的话的,我这就舍命去服两人罢兵,陛下一定要保重好龙体啊。”

    韩融完就离开了,李乐请献帝到杨奉的营寨中休息,杨彪建议先帝在安邑县暂时安顿,这个地方没有一个像样的房屋,献帝和皇后都在茅屋中居住,周围又没有门遮挡,只能用荆棘来代替门,透风严重。

    献帝与大臣在茅屋下面议论国家大事,诸位将领就带着兵马在外面镇压,保护当地秩序。

    其时李乐终于露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开始走上了专权的道路,百官只要是触犯到了他,他就会不顾场合的殴打辱骂,有时心情不好还会将一些浊酒粗食献上,献帝只能忍气吞声。

    不仅如此,李乐、韩暹还连名保奏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余名,成为校尉、御史等官,人数太多,官印都刻印不及,只能暂时用图画代替,将朝廷的法纪丝毫不放在眼里。

    韩融果真做到了他的承诺,游郭、李二人不再追击,他们同意放百官和宫人回归。

    这一年又是一个荒年,百姓都去争挖野菜,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知道献帝回洛阳后,诸侯都还是纷纷表示了一下,河内太守张杨进献米肉,河东太守王邑进献绢帛,这让献帝感到十分安心,毕竟诸侯中也并不都是郭汜、李催那样的人,还是有些尊重自己的人。

    董辰和杨奉也商议了,一面派人去洛阳重修宫殿,希望回到东都洛阳总理朝政。

    不过李乐知道后,反对意见很大,董承劝道:“洛阳本来就是汉朝建都之地,安邑只是一个地方,连车架都放不下,还是回到洛阳是正理。”

    李乐满不在乎,道:“那你们就奉驾去洛阳吧,我自己要留在这个地方。”

    于是杨奉和董承就带着献帝往洛阳方向走去,不过李乐自然不傻,作威作福的生活是因为献帝在身边,献帝一走肯定就没有什么意义,于是他偷偷去找了郭汜和李催,当下商量着一同在路上去劫走子。

    董承等人也不傻,知道李乐不会那么轻易放献帝走,于是几人共同合谋,咋晚上摆下了一些陷阱,护送车架往

    箕关方向前进。李乐得到消息后,不等郭汜和李催到,就自己带着本部人马出兵,到了四更左右,赶到了箕山,大喊道:“车架不要走,郭汜和李催在此!”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