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当地很多百姓都在帮他们躲避官府搜捕,让他们趁乱逃离。那些人的家人都死在战乱中,都是孤家寡人,最后他们落草为寇,一路南下,直至经过这里,在虎鸣山里落脚了。”

    林溪听明白了。合着那抛弃城池和百姓的将领不得人心,所以冒出来一个人杀了他,百姓们视之为英雄,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官府斩了他。

    林溪同样觉得很唏嘘。

    乱世之下,焉有完卵?多的是惨祸发生在她看不到的地方。

    林溪又问:“那你是怎么和他们认识的?”

    沈忱解释:“几年前,县里衙门接了桩报案,说途经虎鸣山时,他的钱财都被抢了。衙门的人对虎鸣山不熟,听闻我进去过几次,我便去了。后来就在山中遇到了他们。”

    林溪觉得听起来有点耳熟,“这怎么同虎鸣山传的传说有点像?”

    “正是这个。”沈忱说,“当时报案的人是个秀才,经年苦读,做好了要废上数年的准备,因而带了颇多盘缠。不料被同伴发现后,同伴起了歹念,给他下药迷晕他,把他盘缠全都卷走了。”

    “后来秀才醒来没多久,遇见了山里那些人,以为是他们杀人劫财,逃离虎鸣山后就去报了案。我接手后发觉他们并非凶手,也无作案动机和时间,问出秀才的同伴,便派人去追。而那些人对山里熟,他们帮忙追回了秀才的同伴。”

    林溪听的入迷,“然后呢然后呢?”

    沈忱看她跟听话本子里的故事似的,不禁有些好笑,道:“找到时,那些同伴已把秀才的盘缠挥霍的差不多了,还毁坏了秀才的文碟过所。当时刚结束战乱,朝廷管的严,没有文碟过所,秀才去不了京城,也没有盘缠傍身。秀才颇受打击,决定留下赚些钱财再走。”

    林溪问:“他现在走了吗?”

    沈忱回忆了下,“两年前已走了。我记着那人颇勤勉,学识也不错。若看开了潜心苦读准备,正好能赶今年的科考。”

    林溪好奇的问:“他叫什么名字?”

    该不会是沈忱日后日后在官场的又一助力吧?

    沈忱摇头:“不曾问过,我与他只几面之缘。”

    林溪感慨,沈忱这性子,她果然不能指望他往心里去。估计当时帮过后就抛在脑后了。

    她道:“传言说这秀才疯了,不知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