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连年战乱,世家豪族如同大浪淘沙一般,换了一茬又一茬。

就算历史超过千年之久的家族,也断绝过几次传承。

如今那些所谓的世家当权人,血脉究竟纯正不纯正,还有待商榷。

而江南的家族,自那个异族横行中原的年代,士子华族举家渡江之后,却保存得很完整。

这么做,的确是很没有骨气,但至少说明,他们并不蠢

论数江南华族,无非王谢!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在江南,乃至整个南方的威望,恐怕连皇家也有所不及。

他们厌恶战争,因此想尽一切办法,将战争的萌芽,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以说,江南能有今日的富裕,王谢两家,功不可没。

正因为他们的传承从来没有断绝过,祖宗的学问从不曾丢失,所以,他们对北方的那些豪族,充满了鄙视。

而江南,也是至今为止,书院唯一不曾踏足的地方。

说白了,书院大儒举世无双,但和江南的华族比起来,还是缺了几分底蕴。

相传之中,王氏起源于山东琅琊,由此称其为琅琊王氏。

举家渡江之后,琅琊王氏共分成了大小十余支。

其中,最为正宗,也是保存祖宗典籍最多的一支,落在了江南重镇,越州!

听槐堂,是王氏落脚于越州后的堂号。

同时,也是王氏子弟读书修学的书院。

这间占地足有上百亩的书院,坐落在会稽山阴。

正是王氏祖先之一,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的所在!

王氏的当代家主王弘直,曾在北周时期任过光禄大夫。

听起来年代久远,实际上,今年他还不到四十岁。

坐在听槐堂某一角的石凳上,王弘直手里拿着一卷竹简。

看样子,起码是西汉时期的古物了。

也不知,他们用的什么办法,保存得如此完好。

王弘直不时得吟诵出声,脑袋微微摇晃,似乎很享受阅读古籍的感受。

周围并不安静,几个小孩子,正拿着纸鸢来回跑动。

“爹爹,爹爹!王续说,您亲手做的纸鸢飞不起来!”

小孩子也就五六岁的模样,气的满脸通红。

王弘直放下竹简,笑吟吟的刮了刮小孩子的鼻子。

“綝儿,君子不以言举人,下一句是什么?”

小孩子听懂了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