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大唐立国之后,武德殿则成了李元吉的寝宫。

要知道,当年的李元吉手握兵马大权,深受隐太子李建成的信任,又一手统领着六部,地位之高,恐怕还在当初的李二之上。

这座宫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武德殿的偏殿里,一群红袍人坐成一圈,来来往往的,全都是熟面孔。

李承乾闭目养神,柴令武坐在左侧,轻轻转动着大拇指上的扳指。

韩同坐在右侧,眉头紧皱。

三天前,擢升为刑部侍郎的狄知逊,站在偏殿中间。

其他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狄知逊身上。

韩同和狄知逊都是泾阳县令出身,如今可谓是李承乾的左膀右臂。

大人物们都走了,他们自然成了顶梁柱子。

而其余的人,要么是房玄龄他们的门生故旧,要么原本就是铁杆的太子党。

不过,有几个绿袍人显得格格不入。

他们没有座位,站得却距离李承乾很近。

为首的,赫然正是李义府!

六品以下着绿袍,他们这群人之中,官职最高的李延寿和来济,也不过是从七品的殿中侍御史。

偏殿之中很安静,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李承乾蓦得睁开双眼,淡淡的说道:“这就要开始了吗?”

狄知逊躬身道:“太子殿下,御史台呈送的清查河东贪墨一案,早已报送三省,今日武德殿待诏议事,长孙仆射定会趁机提起!”

河东道、河北道一带,几乎全是门阀士族的地盘。

就算五姓七望倒了,其他的门阀也不容小觑。

往年送来的贪墨案子,不计其数,就连李二,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省也会如有默契一般的,把案子压下来,留中不发。

当地的局势太复杂,处置一个人,就连死一片人。

几个银子和当地百姓的安生,孰轻孰重,谁都分清楚。

长孙无忌一上来,就给李承乾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不处置河东贪墨案,太子威信全无,可若是处置了河东贪墨案,长孙无忌势必会趁机添一把火,把河东的那些门阀全都牵连出来。

到时候,李承乾可就把河东门阀得罪光了!

“谁能拿出一个章程来?”

李承乾扫视一圈,这一回,所有人都低下了头。

韩同轻声道:“太子殿下,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