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说话的机会。

刘瑾双眼放光的看着文件,随口道:“跟着你师父我好好学,脸算什么?只要能捞到好处,把脸撕下来踩上几脚,又能算多大的事儿?”

小满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学到了什么难得的学问。

跟着刘瑾重新回到沈万三身边,一双大眼睛,贼兮兮的盯着沙盘看,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办好手续,师徒二人又在股事局大厅里转了一圈。

见没什么好帮忙的,跟沈万山说了一声,走了出去。

一整夜,加半个上午的筹备工作,终于完成了。

沈万三最后巡视了一遍,满意的点了点头。

请示过柳白之后,匆匆走出大门。

柳家在长安城中的伙计,全都在大门口等待着。

每个人都抱着一摞厚厚的册子,赫然正是最新一期的《致知》!

沈万三一声令下,伙计们发了疯一样的,向长安城各个坊市飞奔而去。

作为大唐发行量最大的刊物,《致知》有着极为庞大的群众基础。

最新一期上,十二坊豪宅开售的消息,嚣张的占据了将近一半的版面!

股事局内部严阵以待,不用怀疑,很快就会有乌央乌央的人冲过来抢房子!

第534章 老夫这辈子都没想过,世间竟有如此大的手笔

《致知》的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

李二曾在上边发表关于茶的文章,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书院的文学院、数学院、医学院、史学院,乃至刚刚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军事学院、工学院,都设有固定的版面。

编委会也早已不是原来的大猫小猫两三只,作为发起人的李义府、李恪、上官仪、来济、李延寿、张柬之等,如今是长安城中,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每期近五十个版面,只有区区三个版面,留给商贾们打广告。

一到竞拍广告版面的时候,《致知》编辑社的来信,就像雪片一样,哗啦啦的往里送。

曾有一家麻行,豪掷三千贯,垄断了连续六期《致知》的广告版面。

一时间,该麻行名声大振,赚得盆满钵满。

出于审稿的进度,以及庞大的投稿量,《致知》从七天一期,已经改为十天一期。

上到王宫贵胄,下至黎民百姓,只要到了《致知》发行的日子,定会买上一本。

就算看不懂上边的文章,起-->>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