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引经据典一番,才能显得自己不是吃干饭的。

“捡重要的说!”

温大雅吃了一瘪,略微停顿了一下,道:“老臣的意思是,如今土豆和玉米,大部分寄存在百姓家里,少部分放在长安大营之中,这么下去总不是办法,朝廷应立刻派人,收缴上来!”

李二一听,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所有人都沉浸在解决灾情的喜悦之中,却忽略了,如何存放土豆和玉米的事情。

温大雅说的没错,无论是放在百姓家里,还是放在长安大营,都不是长久之计。

一来,难以统一规划,二来,那些地方的储存条件都不是很好。

要是把这么多粮食都糟蹋了,那可是天打雷劈的罪过!

可是收缴上来之后,存在哪?

莫说司农寺的粮仓,恐怕长安、洛阳、太原三地所有的粮仓加起来,都存不下这将近两千万石粮食!

喜气洋洋的气氛,顿时被冲得一干二净!

所有人都在发愁。

两千万石粮食,就算把皇宫都堆满了,也放不下。

该放在哪呢?

“房爱卿,你可有良策?”

多说房谋杜断,李二琢磨着,房玄龄该有主意。

“这,这老臣也无能为力”

“杜爱卿呢?”

杜如晦苦笑道:“老臣也不知该如何是好,陛下,东汉之时,光武帝得了五十万石粟米,就欣喜的一夜无眠,而今却是近两千万石粮食,古今未有啊!”

李二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心中有些生气。

其实,碰到难题之后,他第一个想起来的人是柳白。

可柳白已经给他解决太多难题了,再去问他,自己的面子往哪搁?

岂不是说,自己的满朝文武,都是酒囊饭袋?

“哼!你们这群人,一个头脑灵光的都没有!”

李二一句话,显得满朝文武纷纷跪地。

“臣等无能!”

这也怪不得他们。

自家天下以来,粮食就没有够的时候!

中原的老百姓,几乎就没吃饱过。

一日两餐,乃至一日一餐,都成了常态,什么时候为粮食太多而发愁过?

就算丰收的年份,国库的粮仓里,顶多也就能装上三四成。

他们的脑子里,压根就没有如何存放粮食的概念!

“难道还要去问柳-->>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