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他们这些大儒的价值观,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

    邴原又道:“主公是准备,把私学交给我们?”

    在这个年代,有不少私学,比如颍川学院,他们对此习以为常,不会感到奇怪,只要是有条件的学生,基本都能入读。

    “没错!”

    杨昭点头道:“我的身边,有才华,适合教授学识的,只有两位,我准备以两位为祭酒,先成立一个蒙学。以后临淄城内,无论贫贱富贵,只要是想读书识字的孩子,只要给一点不多的学费,都能入读我们的私学,私学的收入除了学费,其他的一切费用,我全部承担。”

    管宁想了一会问:“真的是不管贫贱?”

    他们的世界观里面,穷人、黎庶等,是没资格读书识字,只能一辈子当农民,或者干苦活,但是主公的做法,和他们的认知相悖。

    不过跟在杨昭身边,他们见识过更多,杨昭和常理相悖的事情,觉得没什么所谓。

    其他地方的私学,只要给得起钱,也是能让普通人入读。

    “没错!”

    杨昭点头道:“如果两位认为没问题,我会尽快划一块空地出来做蒙学的学堂,以及印刷《三字经》。不过让两位去教授小孩子,大材小用了,作为祭酒,可以安排各自的弟子,给那些孩子上课,等以后我把中学、大学成立了,那才是你们发挥所长的地方。”

    他们二人互看一眼,觉得可行,能够接受。

    万一成了,他们在青州,更受人敬重。

    这些对他们而言,也是个机会。

    “好!”

    两人齐声道。

    杨昭点头道:“那么麻烦两位了,具体的方法,写在方案上面,到时候我要一个结果,过程两位安排,我也能信任两位。”

    “我们绝对不会让主公失望!”

    管宁郑重道。

    他们接下这个命令,很快便离开了,准备去研究商量,这个蒙学应该如何进行下去。

    杨昭又发下几道命令,安排蒙学的地址,以及拨款等等。

    “学校,初步开始了。”

    杨昭心里在想,只要把知识发展起来,才能避免以后世家豪族,把知识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