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衙署,此时贾诩走过来问道:“主公在下密县做了什么?刚才郑家的人来送请帖。”

    郑家的消息传回营陵,比杨昭回营陵的速度还要快。

    郑钧得知下密的事情,准备先礼后兵,约杨昭去郑家,看能否谈判,如果谈不拢了,再想办法反抗。

    “请帖?”

    杨昭打开请帖看了一眼,笑道:“请我回去作客?没空!”

    言罢,他把请帖随手丢到一边,再简单地说了说郑思的事情。

    “主公是想,从郑思身上入手?”贾诩问道。

    “没错!”杨昭点头,“文和放心吧!一个郑家,在北海还掀不起风浪。”

    郑家的事情,他暂时放到一边。

    回来营陵的第一天,杨昭不急着回家,先处理一会内政,看看最近是否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又把在下密看到的,关于郑家农田的事情,和贾诩说了说。

    “郑家不除,北海不宁!”

    贾诩叹道,这个家族真可恶!

    ——

    第二天。

    杨昭日常去上班,到城内外巡视。

    他首先去看一看那些公厕,还有城外沤肥、堆肥,以及给农民卖肥等各种情况。

    公厕在城内不起眼的地方,虽然比较臭,但表面还算干净,有专人负责管理,送去制作肥料,按照李儒的说法,有了公厕,城内比以前干净多了。

    城外沤肥的时间虽然还短,但勉强够用了,第一批沤肥,免费发给城外的农民,再加上合理的施肥、浇灌等,庄稼生长得不错。

    就连小麦,也长得碧绿色,很好看。

    “不错!”

    杨昭满意道。

    李儒道:“我们现在的粮食,加上从黄巾军手里抢来的,还有焦刺史的五万石,足够用到明年,下半年秋收,应该能丰收,将粮税收上来后,不再缺粮了。”

    杨昭说道:“想要丰收,还是得把北海的良田,掌握在我们手里,才算真正的丰收。”

    贾诩问道:“主公真的不打算理会郑家?”

    “不需要理会。”

    杨昭摇头道:“继续关着郑思-->>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