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道道扭曲图案,小脸憋的通红,不知为何手中树枝不似往日里那般轻描淡写,就好像是失控的马车,扭扭歪歪的在地上书写下一个崔渔根本就不认识的一团乱线。

    但老道士却认真的看着那团乱线,抬起头看向虞:“不错。去练习吧。”

    然后又看向崔渔,继续拿出木棍在地上划。

    这一划足足过了三个时辰,天色已经变暗,崔渔才道了句:“似乎懂了。我写给先生看。”

    ”不必。“

    老道士连忙阻止,拿着木棍的手在轻轻颤抖,一双眼睛定定的看着崔渔,片刻后才开口道:“能几个时辰学会一个字,可谓是天姿纵横了。如此天资在我身边求学,却是委屈了,我为你指一条明道。县城中有一酸儒名:李铭。是个有造化的,腹有经论距离入道也只差半步的儒家贤者,你且去他那里求学。”

    “先生嫌弃学生天资愚笨?”崔渔挠了挠头,看了看身旁虞已经初具雏形的字迹,在瞪大眼睛看向老道士。

    “非也。”老道士岂会说自己嫌弃崔渔烦?嫌弃他天资愚钝?

    “我看你是个有造化的,不忍心埋没于你。你先前在田野不是曾经要拜师吗?我的道凶险无比,一路多灾多难,并非你能承载的。反倒是那李铭,虽然只是个酸儒,但文化做的却是精深,距离成道也不过是差了一线而已。儒家之道适合芸芸众生,适合那些大智若愚之人。不求天资,只求‘契而不舍,金石可镂。’之辈,此道最适合你。”

    “儒家也修行?”崔渔闻言来了精神。

    “自然,儒家只求做学问,只要学问做的精深,自然能感应天地间的文字大道。昔年文祖仓颉开创文字大道,天地惊动鬼神哭嚎,是我人族文明之起源。仓颉造八百文字,就算是那些妖族大圣,也能一字镇压。”老道士看着崔渔,口中滔滔不绝:

    “那酸儒就在孔樊城内,开了一个百草堂,你入城一打听就知道了。”

    “百草堂李铭。”崔渔暗自记下,然后一双眼睛看向老道士,总觉这老道是在忽悠自己,分明嫌弃自己却不说。

    “却不知儒家如何修行。”崔渔问了句。

    “论道,著作经典。只要铸造出的经典能获得天地感应,就可以一步登天。昔年孔圣做《论语》,直接由凡人化作超凡入圣的圣人便是如此。”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