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沉增加,这个时候就不能继续收油门了,而是将油门绷住,甚至有可能需要在这个最后时间段再增加油门。

    如果真实能量正常,带杆的动作会抵消掉油门的减小,可能会出现较为微小的速度降低,但轨迹和下沉上通常不会有超出标准的情况发生。

    这个时候,飞行员就能以此判别自己的入场飞机能量是正常的,后续的拉平工作就相对舒适了。

    如果飞机能量过大,而一般来说,能量过大的情况下进场反应在飞行员的体感上,飞行员是需要顶着杆进场的。但是,不是说顶着杆进场就一定是能量过大,有些是在底层气流变化下的偶发状况。

    在这种前提条件下,飞行员在进入跑道上空后,在收油门后,还能明显感觉到持续顶杆的需求,那大概率飞机的能量有些太足了,需要比正常的拉平更快更早地进行推力减小了。

    飞机能量是一个比较主管的标准。而一些飞行员更喜欢将之称为飞机有没有劲,也就是说飞久了飞机之后,在对飞机的操纵中是可以通过手感了解到飞机的状态的。

    一般来说,在最后下降阶段驾驶盘是一种微微带着的状态是比较合理的。如果需要一个比较明显的力道才能维持住飞机状态,那只能说明飞机的状态是有偏差的,也就是一些机长教员喜欢说的飞机没有配平好。

    但是,这个微微带着的状态并非一沉不变的。有些飞行员就喜欢带着杆飞,因为这样在操纵手感上会更加强烈。而有些飞行员则喜欢顶着杆进场,因为那种带杆进场的状态会让他感觉到过大下沉的忧虑,即所谓的飞机宁大勿小。这种情况下,着陆大多不会出现接地载荷大的警告,但是这种能量过于充足的情况下,飞行员对收油门稍稍迟疑一下,那很可能就会产生平飘距离长的警告。

    当然了,有些飞行员宁愿出平飘距离长的警告也不想出接地载荷大的警告,两者在严重程度上还是有点儿区别的。

    不过,通常对于着陆技术比较成熟的飞行员来说,不会做出这种取舍,因为他们已经能比较明显的体会到飞机的能量大小。但是,这种比较常规的方法在高高原机场是不太能用的。

    能量正常或者能量偏大可能还好一些,毕竟是有操作空间的。可要是飞机本身能量偏小,在进入跑道上空试探性地收那一下油门,在平原机场可能影响不大,毕竟还有最后五十英尺的区间让油门再加上去,但是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