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固建议在楚军渡河到一半的时候,给楚军迎头痛击。

    “我们的盔甲不如楚军的坚,兵器不如楚军的利,人马不如楚军的强,宋人面对楚人畏如蛇蝎。若不趁着楚军渡河时强攻,仰仗地利,此战必败。”

    宋襄公不干。

    “楚国是兵甲有余但仁义不足。我们是兵甲不足但仁义有余。当年周武王以三千虎贲就战胜了先祖的百万之众,靠的是什么?仁义!我们是仁义之师,哪有以全部打人家部分乘人之危的道理呢?”

    公孙固苦劝未果。

    宋襄公等楚军渡过泓水,整顿兵马之后,才与楚军当面锣对面鼓地摆开阵势开战,宋军大败。

    嬴将闾看过兵书上记载的泓水之战,注释过若是宋军趁楚军渡河而发动攻击,此战或胜负逆转。

    眼前这场战争,与泓水之战高度相似。

    现在换做秦军渡河,匈奴在河边等。但匈奴会和宋襄公一样,等着秦军过河再战嘛?

    心里有气,无视李由的嬴将闾听到这小兵闻宋襄公见眼前景,而一语道破其心中所想,终于有所回应。

    “从书上看来的。”

    嬴将闾终于认真看了李斯一眼。

    知识被贵族垄断的人,时人普遍没有什么见识,能看书识字的就算贵族,祖上也出过贵族。

    “你叫什么名字?”

    “李由。”

    “李信将军与你什么关系?”

    这已经不是李由第一次听见这个问题了。

    只要听到他姓李,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这个“李”是李信的“李”,而没人会想到本朝左丞相李斯也姓李。

    “家父李斯。”

    嬴将闾一听这话,立刻上上下下把李由打量一个通透,眼中满是认同。

    法家领袖,左丞相李斯之子,抛弃了唾手可得的官职上了战场。这和他这个始皇帝三子不享受锦衣玉食而来到匈奴地,何其相像。

    他们都是不沉溺于享受,而勇于拼搏的人。

    哗啦啦~

    战马入水,五万骑兵渡河了。

    河不深不浅,两尺左右,战马下水后,几乎看不到腿了。在这么深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