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

    善轻易地掌握了野王粮食,掌握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事物。

    善在野王起势了。

    初掌粮,善及身边人未敢多做,照常发粮,仅多与亲朋一斗。

    三五日后,善拿着属于野王百姓的粮食来招工,为自己建造宅邸。

    十数日后,善的宅邸建成。

    另有十几栋宅邸动土,这些属于围在善身边的人。

    二十数日后,善欲驱逐吕氏商会出野王,掌野王一应事宜,用的是和上次一样套路——提出诉求,围众附议,围众亲朋再附议。

    善本以为这一次野王百姓,也会和上一次一样站在他这边,但结果却是应者寥寥。

    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其身边有人出主意道:

    “公可承诺,若公掌野王,每日发放粮食倍于前。”

    焚书令,挟书律,很早就发了。

    吕氏商会从韩地出发,宣扬韩地情形,沿途不少有识之士知道韩地什么也不禁,都跑了过来。

    这些人不是什么大能巨擘,胜在读书识字,通晓事理,给善出主意的人就是其中之一。

    善恍然大悟。

    “此与夜间挖矿道理一也。夜间挖矿甚都看不清,比白日工作难,我等本都不愿为。然周家提出夜间给双倍的钱,我等便抢着做。”

    当日,善就发了二倍的粮予野王百姓,并承诺掌野王后每日就这么发粮。

    第二日,一众野王百姓站在了善这一边。

    而这次,吕氏商会没有同意,他们还没有接到离去的命令。

    但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善对野王的掌控度日益变高。百姓有了矛盾,开始找善主持公道。有了问题,开始找善来解决。

    善每日忙的事越来越多,忙不过来。他便让身边的人来分担,让亲朋好友来分担,有些负责审案,有些负责发粮……

    吕氏商会之前断案是采用秦律,而善断案是用韩律。这么一对比,便显得善更是宽厚。

    善听从谏言,煽动民众,诉说秦法严苛,就是要把吕氏商会赶出野王。

    若非那不足百名驻守在野王的秦军锐士,善都想要发动兵变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