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生产极为复杂,如此品质的琉璃珠,长安君半年可得一枚。玉牌能仿造,琉璃珠却不能仿造。凭此镶嵌有琉璃珠的玉牌,陛下可于临淄,上郡,邯郸,郢都等地,取出长安君这些年所囤积的水泥。长安君今朝派人送十枚玉牌与臣言,足够陛下修建十五条驰道。”

    停顿了一下,这位一直不愿多言的治粟内史又道:“愿这天下,再无擅于和泥者。”

    要保证驰道修的坚固,能长久使用,在基本都是土路的秦朝,这修建驰道的土就要加以多重处理。

    第一点便是夯实:要来回碾压,缩小沙土之间的缝隙,以达到其坚硬,不易散,可供车马长驱的状态。

    第二点便是加盐:要把驰道变成盐碱道,就和那些盐碱地一般。

    只有这样的道路,在草茂丰盛,没有现代工艺污染的秦朝,才可以在长时间无人维护的情况下,不会生草长树,影响秦军行进。

    第三点便是加料翻炒:这料是墨家研究出来,用在皇宫城墙上的。

    可以让驰道土的存水性大大降低,尽量避免下雨时造成的水土流失,和道路泥泞。

    接下来还有第四点,第五点,第六点,在此就不一一详说,避免说被水文了。

    可以说,秦朝修建驰道所耗费的巨资,最少有一半是用在材料和材料处理上。

    而嬴成蟜为始皇帝提供的水泥就不一样了,首先水泥已经被嬴成蟜造出来了,是现成的,不需要再花费金钱去造,省了材料钱。

    其次水泥变成铺建驰道之混凝土的处理工艺也很简单,按照比例混合黄沙,石子,然后加水就好。操作便捷不麻烦。

    天下十地水泥,加上治粟内史府的那以车拉,以麻袋装的金子和钱,足以解决始皇帝要修建驰道的资金问题。

    不仅如此,因为水泥的处理流程方便快捷,还会大幅缩短修建驰道的工期。

    始皇帝一手倒扣手指,轻轻敲打着凝结成一体的混凝土,自言自语道:“若皇天保佑,无天灾人祸。以此神物,九驰道三年可成。”

    珍惜地怀揣好十枚玉牌,将它们尽数放在冕服里穿着的那件内衣口袋里。

    始皇帝宝贝这十枚玉牌的样子,比当年宝贝和氏璧的样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陛下,那玉牌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