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糜旸亦会有更多的筹码来牢牢拉住沙摩柯这个盟友。

    令其死心塌地的为大汉事业赴汤蹈火。

    因为近来心情不错,糜旸今日特地到了公安城的内城处监工。

    这段时间以来,公安城中的士卒大多都暂时承担起了拆迁大队的职责。

    而他们所拆的,正是位于公安外城处离城墙不远的民居们。

    糜旸有这种举动,正是于禁的建议。

    不知怎么的,自从那日校场中糜旸对于禁说了那番话后,于禁在之后的日子里,比往日更为尽心,为糜暘提了不少好的守城建议。

    于禁那时对糜旸劝言道,

    “今公安民居多聚集于外城之处,若敌军围城,以火箭射入,民居多为木筑,木助火势,火势将大起不可收拾。”

    “届时外有大军攻城,内有民居起火,百姓必人人自危,惊恐而奔走。”

    “奔走之下,外城必乱,大乱一起,支援不便,且我军士气将沮丧,容易被敌军所趁。”

    见于禁所言有理,糜旸就答应了于禁所请。

    于是趁着江东大军还未到来,糜旸就动员了城内的大多士卒,开始在外城处拆起百姓的民居来。

    虽说一开始,拆民居的举动普遍受到了百姓的强烈不满。

    毕竟自己的家要被人拆了,谁能开心。

    但幸亏糜旸舍得花钱,他对那些房屋被拆的百姓每户给予相应的金银赔偿。

    并且他当众保证,会帮房屋被拆的百姓们重建家园。

    在这样的保证之下,也借助刘备在荆州的良好名声,这些百姓才暂时相信了糜旸所说。

    而后来的发展,也正如糜旸所承诺的那样。

    百姓们见糜旸有履行承诺,心中不但对糜旸不再有责怪,还十分热心的帮糜旸的士卒一起拆起自己的房屋起来。

    到了最后,此事不仅解决了公安城中的一个隐忧,还让糜旸在公安城的百姓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名声。

    其实当时于禁在建议糜旸拆卸外城处公安百姓民居时,曾建议糜旸顺势将那些从民居上拆卸下来的木料、石块就地征用,用于守城之用。

    在当世,于禁的这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