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外有救兵,想到粮食越来越少,会产生恐惧情绪。

    倘若有了其他的想法,造成的危难将不会小,所以还是露出这个消息对我们有利。

    并且关羽为人强横凶暴,自己倚仗江陵、公安二城防守坚固,必定不会立即退兵。”

    当董昭说完后,曹操对其赞赏地点头,

    “公仁之言,谋国之策,应当为之。”

    “有公仁此策,樊城有救矣。”

    曹操说完后,就要派人将董昭的计策告知给前线的徐晃,但岂料曹操的王命还未发出,

    突然有人来报,说是前线有徐晃的上奏送到。

    听到徐晃有上奏送来,忧心襄樊战事的曹操当即起身,并命人将徐晃的上奏呈上来,

    而曹操在接过徐晃的上奏并看过后,脸色大变,整个人的精气神像是一瞬间被抽走一般,

    失力之下,曹操跌坐在他的王座上,

    “完了,完了。”

    “徐晃的大军完了,樊城的子孝也完了。”

    曹操此番大惊失色的作态,吓坏了此刻在帐内的曹魏诸臣,

    身为曹操近臣的董昭立马从地上取起,那封让曹操失态的徐晃奏表,

    而董昭在快速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后,

    他的脸色也变得面若死灰,

    这怎么可能呀!

    难不成关羽得天之助,会未卜先知乎?

    徐晃那封奏表上写的内容是:

    大王与孙权联盟一事已被关羽知晓,关羽近期将此事缚于箭上,射入樊城及末将营中,

    短短三日,樊城中士气大跌,长久下去,樊城必失。

    末将料关羽对江东孙权已有防备,纵使孙权西上亦无法解樊城之围,

    为大王计,为子孝将军计,末将不日将主动出击,以解樊城之围。

    徐晃短短数十字的奏表,将曹操和董昭这两位明主名臣这段时日以来的所有谋划,都击得彻底粉碎。

    曹操为何在看到徐晃的这封奏表后,会感觉到大势已去呢?

    那是因为,自起家以来,曹操就深谙兵家之道,他亦自信凭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