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上好几个寻常将领。

    因为是顺流而下,所以糜旸大军的行进速度很是快速,不过几日,糜旸就亲率大军赶到樊城之外。

    当糜旸领着大军来到樊城之外后,他看着眼前的一幕,觉得有似曾相识之感。

    众多汉军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荆州重镇樊城被关羽大军用各种防御工事,给团团包围起来。

    当年他星夜从江陵来到樊城外时,所看到的也是这样的一幅场景。

    那时他来到樊城外时,身份不过是一孝廉,跟随在身边的只有上百亲卫。

    他那时来樊城为的是,挽救关羽的性命与大汉的国运。

    现在他来到樊城外时,自身已然成为大汉的左将军,带领的也是上万士气高昂的精卒。

    而这次他来樊城之外,为的却是勾取逆魏的国运。

    时间不过一年多,但是物是人非,现在想想真是让他心中生出许多感慨。

    只是糜旸还未在大营外感慨多久,就在他率领大军陆续从战船上下来后,已经提前得知他大军到来的,早就守在大营外的马良就迎了上来。

    马良的身后还跟着许多属吏。

    马良在来到糜旸身前后,率先对着糜旸一拜。

    虽然马良的资历,年纪都比糜旸高,但是现在的糜旸已然是大汉的一方都督,位高权重。

    所以单单从位份上来说,马良是要处于糜旸之下的。

    毕竟按照大汉旧例,虽然刺史一职权责重大,但是品阶却不高。

    在马良对糜旸行过礼后,糜旸亦对马良回了一礼。

    在互相见过礼后,马良便指挥身后的属吏将糜旸所带来的的大军,按营的单位分别带入刚刚修建好的军营中。

    马良的处事风格很像他的偶像诸葛亮,那就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在当初刘备拿下益州后,马良专门给他的偶像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夸赞他,但是在那封信中马良还提醒诸葛亮应该简拔人才,让人才各居其职。

    这说明一开始的马良不是这样的。

    结果在诸葛亮收到这封信的不久后,刘备便将马良征召进他的左将军幕府之中,成为了诸葛亮的下属。

    在跟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