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派出两倍于汉军的魏军,在汉军结阵抵抗的情况下,魏军数日之内也是无法吃下这五千汉军的。

    未虑胜,先虑败。

    傅肜在一众汉将中,性格是偏向沉稳的那一类。

    在被刘备委任为长沙太守前,傅肜可是担任刘备的中军护卫大将一职。

    而他能被刘备委任此职,可见他的性格是怎么样的。

    在性格方面,可将傅肜与赵云、陈到相类比。

    只是傅肜的这幅良苦用心的安排,却引起了一人的不解。

    这人便是傅肜的儿子,今年方才十八的傅佥。

    傅佥年轻气盛,他在私下里问傅肜道:

    「今大将军委任父亲为先锋大将,想的是父亲快速赶至樊城,为身后大军开道安营,可是父亲为何反而缓慢行军呢?」

    在傅佥的眼中,傅肜的作为有些不像是一个先锋大将该做的事。

    而且傅佥觉得关羽既然委任傅肜为先锋大将,那傅肜正应该要努力表现,为国朝立下战功才是。

    在去年傅肜随刘备入荆支援关羽之时,傅肜就将傅佥带在身边。

    傅肜为的便是让傅佥在军中多加历练,好早日让他为刘备效力。

    因为这种目的,所以他在将傅佥带在身边之后,就一直很鼓励傅佥有不懂的就问,这样才能让傅佥学到更多的东西。

    于是当傅肜听到傅佥的疑问后,看着已经与他一般高的傅佥,傅肜拍着傅佥的肩膀教导道:

    「兵者,凶事也。

    今我军先大军而入贼军境中,一举一动必为贼将曹休所探知。

    曹休非不知兵之人,若为父命大军轻率行军,曹休可能会设伏以邀我军。

    为父受命先锋,惟全为功,今若大意之下为贼军所趁,丧师身死为父不惧,唯惧败我军士气,从而有负国恩!」

    听到傅肜这么说,傅佥的脸上浮现若有所思的神色。

    看见傅佥的这幅神色,傅肜马上又举出一个例子,那个例子的主人公叫孙桓。

    当年孙桓不就是身为先锋大将轻率行军,从而被左将军糜旸大败最后悬挂在城头上吗?

    当傅肜举出这个例子之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