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中臣子众多,又如何能做到秘不发丧?」

    「大王当务之急,一则要将先王薨逝的消息送至许都天子处,让天子正式册封大王继承魏王、丞相之位。」

    「二则要将先王薨逝,大王继位的消息派出使者四处告丧,让各地官员都来奔丧,朝拜新王。」

    名正言顺,这是历代以来权力交接最重要的一环。

    虽然曹操之前是天下六州实际上的主人,但在名义上他还是大汉的魏王、丞相。

    所以曹丕继承魏王之位,从程序与名义上必须要得到汉天子的诏命。

    再者曹操薨逝这个消息是瞒不住的,一旦传播出去,势必会引得人心惶惶。

    在这时去秘不发丧简直就是掩耳盗铃,结果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曹丕先前魏王太子的身份已经深入人心,天下人心中都做好了曹丕有朝一日继承王位的准备。

    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公布曹***讯,并让各地除领兵将领以外的官员前来奔丧,正式定下主臣之名分,这样才是安抚人心的最佳办法。

    陈群与贾逵截然不同的建言,令刚刚成为魏王的曹丕有些犹疑。

    两个人都说的有道理,虽然从情感上曹丕更偏向陈群,但贾逵身为曹操亲自指定的领丧大臣,他的话曹丕亦不能忽视。

    在细细思索之后,曹丕最后决定采纳贾逵的建言。

    也许如今他的身份,只得到了邺城中大臣的认可。

    但邺城乃是魏国的权力中心,邺城中的大臣都是魏国的高级官员。

    一旦他们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那么不久后,曹操治下的所有人,自然而然都会承认他的身份。

    ….

    最重要的是,这时各地的领兵大将大多是诸曹、夏侯宗亲,他们肯定是拥戴自己的。

    有着他们的拥戴与镇压,各地并不会因为先王的薨逝而发生大的动乱。

    曹丕能被曹操立为王太子,也许他的战略目光不如曹操出众,但他本身的才智也是不差的。

    心中有了决断之后,曹丕对着贾逵言道:「贾卿被先王委以治丧重任,今先王薨逝,孤心中悲伤不能自抑,恐短时间内无法视事。

    在这段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