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份自不必说,若是在没有特殊情况之下,那孙登将来很可能会是江东的「太子。」

    所以他若是在孙登在荆州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的时候,成为孙登可以依靠信赖的心腹。

    那么来日一旦孙登回到江东继承大位,那他诸葛恪的地位不就可以立即水涨船高吗?

    最后就是如他叔父一般成为江东的第一重臣,亦不是不可能。

    而且诸葛恪自视甚高,在此番同行的顾谭、张休、陈表三人中,他瞧得上的一个都没有。

    ….

    他既然已经被孙权安排成为孙登的四友之一,那么他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四友之首。

    方才他问孙登有没有受到欺辱,除了关心孙登之外,还为的是最后引出他诸葛恪在顾谭几人中,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他与糜旸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

    有这种优势在,才能让孙登更为信赖自己,从而让自己真正成为孙登四友之首。

    至于诸葛瑾之所以不攀他叔父诸葛亮的关系,乃是因为诸葛亮远在蜀中。

    孙登日后要长期待在荆州,相比于远在千里之外的诸葛亮,最近声名鹊起,将来极有可能会留镇荆州的糜旸,才是诸葛恪的目的所在。

    至于糜旸会不会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给他几分薄面,诸葛恪认为这点问题不大。

    诸葛亮虽与诸葛瑾兄弟两人,分隔一东一西有数千里之遥,并且各为其主。

    但他们的兄弟情义却十分深厚,兄弟之间时常有书信交流。

    在几年前诸葛亮就曾写信跟诸葛瑾言过,糜旸跟在他身边学习政务一事。

    那时在信中诸葛亮就曾夸赞过糜旸有仁孝之风,能被诸葛亮这么夸赞的糜旸,想来这师徒二人之间感情应当不错。

    而孙登在听到诸葛恪胸有成竹的话语之后,他脸上的惧怕之色果然消散了不少。

    孙登有谦让之风,他从不因为自

    己的身份而自傲。

    因此在听到诸葛恪的保证后,为了以示感谢,孙登主动对着诸葛恪微微行了一礼言道:

    「以后在荆州,就有劳恪兄维护了。」

    诸葛恪虽自视甚高,但现在他还没发展到如历史上那般眼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