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集杂乱的水下,水性再好,最后也只有溺毙一途。

    当刚与大军汇合的糜旸领军到达洈水之后时,他就见到数万吴军大多已经在洈水中,但因为没办法及时游到对岸,所以溺毙在水中的不计其数。

    洈水上很快就浮现了众多的尸体,而因为这数万具尸体,洈水几乎为之不流。

    虽然有少部分吴军已经逃到对岸,但除了在水中淹死的大部吴军,这时在糜旸身前的还有近万吴军。

    这近万吴军早已经吓破胆,他们在见到洈水已经不能渡过,而后方追兵已至的情况下,就纷纷跪下请降。

    近万吴军的请降声响彻在洈水旁的山谷之中,面对着近万吴军的请降,糜旸并没有马上决断。

    这时于禁赶紧拍马来到糜旸身前,他脸上满是潮红之色,今夜一战实在打的太痛快了!

    舒畅程度与当年他所经历的官渡一战相比,不相上下。

    于禁对糜旸言道:「主簿,城中粮草不多,若受降这近万吴军,城内恐有粮荒。」

    要是之前的于禁他还会对糜旸建议,将这近万吴军尽皆屠戮,然后筑成京观摆在公安城下,以此来宣耀武威,震慑孙权。

    但随着与糜旸的相处,于禁深知哪些话该说,哪些话提都不要提。

    他只是默默提醒,城中已经缺粮的事实而已。

    本来城中的粮草就已经不足一月之数,要是再受降这近万吴军,不出半月,公安城中的粮草就得告急。

    于禁的建议,让糜旸的脸上显现了思索之色。

    而糜旸的思索在众人看来就是迟疑。

    在当代,主动投降叫请降,而被请降的一方是可以拒绝的。

    糜旸的迟疑,让他身前的近万吴军变得恐惧起来。

    ….

    这近万吴军的胆气已丧,甚至连手中的武器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他们的将校指挥系统已经被全部打乱,虽然他们人数不少,但要是糜旸下令身后的汉军屠杀他们,他们是没有反抗之力的。

    就在近万吴军的恐惧越来越强的时候,糜旸将手中的长剑收入腰间的剑鞘中。

    他大声喊道:「吾受降!」

    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