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办过的案子也不乏正厅级干部,更困难更危险的时刻也都经历过。

    而且这一次,省纪*委高度重视,在张中军召见之前,省纪*委书纪和副书纪也给他开了“壮行会”,直接地告诉他“便宜行事”。

    “便宜行事”这四个字可不简单,出自《史记》,刘邦对萧何信任,“为**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意思是允许他在特殊环境特殊情况下按照自己的判断独立行事,可以不用事先请示。

    这既是对陈路的充分信任,但也是迫切的要求。

    说明省纪*委这一次,是下了决心。

    省纪*委书纪何克平年龄比陈路还要小一些,进入这条战线还要晚一些,但是二十多年下来,何克平成了他的领导,对此陈路并不妒忌,他虽然恃才傲物,但何克平的确有很多方面比他强,尤其是大局观和视野都相当出色,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也不逊色,所以陈路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真领会和贯彻领导的意图。

    王援朝二十年前就进入他们的视线,那时候陈路跟何克平一样,还只是一个科级干部,而王援朝,已经是副厅级官员了。

    对于全省的省管干部,他们纪*委有自己的考评,并不只有组织部才做这项工作。

    这十年来,省纪*委和其它部门不断接到关于王援朝的检举信,但是省*委书纪顾绍毅是一位稳重的舵手,尤其是在对待干部问题上,非常谨慎,所以省纪*委在处理这些检举信时也加倍小心,不是实名举报,没有关键的证人证物,都不会轻举妄动,第一次只是在全省例行巡视时让巡视组充当调查组,对照举报一一查证,没有任何收获。

    五年前王援朝去了人大,举报信中开始出现实名,有些材料和线索可以肯定不是空穴来风,在请示了顾绍毅后,省纪*委再次派出了调查组,结果在江城呆了两周,什么问题都没有查到,不是举报者那边出了问题,就是举报的问题查无实据甚至证明是王援朝的政绩,举报者纯粹是出于个人目的进行诬陷。

    然后到今年,对王援朝的举报并没有因为两次调查无功而返而销声匿迹,反而越演越烈,省纪*委甚至接到中纪*委批示下来的举报信,何克平向顾绍毅汇报后,决定再次派出调查组。这一次,何克平下了决心,必须查个水落石出,同时,决定前期采用秘密调查的形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