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大喜事,我出来取酒,就正好遇见了你,快快随我回营喝酒,主公说了,今日众将不醉,就是不对!”

    夏侯渊满脸大胡子,笑的像朵花,夏侯恩嘴唇颤抖着,缓缓开口。

    “妙才哥,此次上阵,正好旧伤复发,被黄巾贼子捡了个便宜,唉,卧牛山没有攻下,被刘辟得意了!”

    夏侯恩满脸惭色,低头轻语言,他以为堂兄夏侯渊必会责骂自己,却没想到,心中天大的事情,在夏侯渊眼中,却混没放在心上。

    “还什么卧牛山,刘辟?这等小事算什么?告诉你,大同来了,辰时进的营,带了东阿精兵一起!”

    “咱们算算,从巨野分别,已经快一年了吧,大同来了就好了,没这小子,总觉得憋屈的慌!”

    夏侯渊几句话,说的夏侯恩精神一振,胸中一酸,就好像孩子遇见了靠谱的哥哥,几乎哭出声音来。

    这一年,方广不在营中,郭嘉身体不适,营中诸事,大事主公定夺,小事,则全是荀彧说了算。

    荀彧掌权,营中的味道,和方广在时,完全不同。

    这倒不是说,荀彧敢以谯县武勋一脉,曹孟德亲眷武将为敌,相反,荀彧对主公家人,无比的亲热关照。

    只是这亲热关照,隔着一层薄薄的隔膜,言语间有礼,却没有半点私谊。

    荀彧在世家谋士,和武将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

    这和方广同谯县一脉共同冲阵,再喝酒议论天下大事,全不相同。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哪里懂什么文才辞赋,插不上荀彧叔侄众人和主公的议论,慢慢的在帐中,除了军务,也沉默了下来。

    荀彧对谯县武将一脉如此,对后世的五子良将,李典,乐进,于禁三人却微有不同,平日军务调度诸事,颇多回护。

    李典本来不是乐进,于禁一党,在鄄城和方广还并肩杀敌过,现在也被荀彧的套路,拉拢了过去。

    总之,方广不在,曹操亲眷武将,都觉得很是憋屈,偏偏主公事多,很多事情他们也都是感觉,要说荀彧有何不对,众人也说不出来。

    如此情势下,方广回到了营中,也难怪夏侯恩远远在帐外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和看到爹娘一般,眼圈都红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