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

    黄河边试验田的规格, 和后世九州的农科院重点项目,几无二致了。

    这日正午时分,两个方广,年岁相仿,带着一群学子,在田埂之上,耐心的观察着植株的情况。

    这一块田,化肥,灌溉条件不同,发芽不过十日,芽苗的壮健程度,也有了很大的区别!

    方广知道,这筛选粮种,没有什么捷径,就是杂交,挑选,杂交,在挑选。

    东郡郡守,这几十日,万事不管,只管把芽苗的数据,填在自己所做的表格之中。

    方广身后,满仓庐学塾第一届的学子,对郡守只有尊崇两字,接触的鬼谷一脉学识越多,这些农家的孩子,越能感觉得到,郡守撰写的教材,随便只言片语,几乎都蕴藏着天地间的至理。

    方广身边方广,自然是曹老板的大公子曹昂了,他自幼没有母亲,由现在曹操的原配夫人带大,虽然身份尊贵,却没有一般世家子弟的骄奢之气。

    同河北兵马一战,曹昂对方广的兵略,武备就很是佩服了,得了父亲的书信,大公子是下了决心,在东郡郡守身边,好好学点本事的。

    他没想到,从河北兵过河的那一日起,郡守在没去过校场,军营,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在了植株之中。

    要不是知道大同先生一腔赤子之心,曹昂都要怀疑,这方广是故意藏着掖着本事,不给自己看到了。

    今日也是如此,曹昂百无聊赖,看着身后东郡学子,满脸尊崇,方广细心无比的填写蚯蚓一般的文字,大少爷,还是忍不住发问了。

    “大同,你是文武全才,我看史书,方才大胜,不是该整顿兵马,南下陪同父亲攻略兖州了?”

    “大同怎么成了农夫樵夫一流?我知道先贤有耕读之说,不过先生,却是只耕不读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