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的白衍,眼中满是复杂。

    在雁门一事之前,不提平阳孟氏与西门氏,就是雍城以及其他地方的大大小小士族,甚至是王室宗亲,都想着与白氏交好。

    更别说秦国之中那些大小派系官员。

    然而在白衍屠杀雁门士族之后。

    不仅原本登门的那些士族避讳白氏,就连一些原本就与白氏交好的士族、官员,都几乎与白氏翻脸。

    白氏这里还算好,只损失一些关系与人脉,至于生意少一些也无所谓,但在朝堂之中的白裕,可是多了不少政敌。

    本就与右丞相昌平君有仇,如此树敌之举,实属太不明智。

    “白衍知晓!”

    在众人的目光下,白衍缓缓点头。

    白衍看向白裕,看向白伯、白岩一眼,抬起手。

    “雁门之乱,乱在其根,白衍杀人,实属迫不得已,纵观颍川乱事,白衍在雁门,若是不除那些人,不过一年半载,白衍不仅会重蹈大将军杨端和的覆辙,甚至会被那些士族与昌平君联手,害死在雁门!”

    白衍说道,说完之后,想了想。

    “颍川乱,乱在士族,赵国亡,亦是如此。白衍在雁门,昌平君在朝堂,白衍今日不动手,他日士族就会除白衍!”

    白衍说完便不再言语。

    白衍没有说要在雁门发展根基,也没有说是要收服赵边骑,甚至没有说是为了报答王上,以及获得王上信任。

    那些话,白衍清楚即便是说出来,白裕、白伯、白岩定还是会觉得,此前在雁门不留余地的做法,还是太过。

    故而白衍在面对白裕等人时,只能换一个角度。

    既然询问为何要除掉那些士族,那就只能怪白氏,若非白氏得罪昌平君,若非昌平君是秦国丞相,白衍怎么可能会如此着急对付士族。

    说到底还不是放到雁门,根基不稳,秦国朝堂内又有一个人位极人臣,权利仅次于嬴政的右丞相时刻盯着。

    书房内。

    听到白衍的话,原本还想说什么的白伯,突然一时语噻。

    白岩倒是还好,毕竟看着身穿官服,年纪轻轻的白衍,他本就不是来质问白衍。

    可以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