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第二十章:多谋善断,方为人主(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r>     “伯文,此次徐州之后,若攻下陶谦,得两州之地,我必力排众议擢升你为典农都尉,或是一郡太守。”

    “你且在鄄城稳住后方,不求有功,只求稳住三月,我必下徐州。”

    “典韦那边……”

    曹操叹了口气,由衷的道:“同样也会擢升,以表此次徐州救我父之功。”

    徐臻不想多聊,当即执礼道:“典韦升军中校尉,在下随便要个二千石便是,主公不必烦扰。”

    “至于力排众议,也不需要,功劳如够,他人必然哑口无言。”

    “在下先回去了,今日早睡,明日便可随官吏一同送主公出征。”

    “去吧去吧,”曹操无奈的看了他一眼。

    跟我聊几句就这么难么?!

    难道我曹孟德,魅力不够!?

    天底下多少有志之士,都想要在我这案牍之前,与我畅谈天下大势,从而能得一赏识在身,日后扬名天下,名垂青史!

    你也就是个白丁出身,这辈子分不清个王侯将相!

    徐臻行礼之后,一路疾行,乃至小跑的走了。

    此时站在曹操身侧的曹纯脸色古怪,嘀咕道:“这伯文,还功劳足够……当真是不知二千石难如登天。”

    需知,在盛世之时,那各郡的二千石权力极大,哪怕是一州刺史不过是个监察之权,兵权都在各地郡守手中。

    也就是后来刘焉主张州牧制之后,才让州牧得到了全部职权,不过各地州牧也都是从在任的太守之中选。

    你想要当上太守,那得是家里有簪缨,或者功绩极大,名声大显,又有过百姓民望极高的功绩。

    最重要的是,和士族都是同气连枝的。

    现在虽然是乱世,但仍然还是极其重要的官职,不是士族不可为,寒门与白身如何有这等能力处理好一地的人员官吏的任免。

    “郡守光是提拔士人,都要花费不知多少心力,没有人脉还真难……”

    曹操白了曹纯一眼,道:“做你的事。”

    “诶。”

    ……

    军营。

    曹洪等人一听曹纯到军中讲述徐臻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