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都能留名。

但是随着这道圣旨的内容曝光后,大家的想法彻底被改变了。

因为能这三门新学科也被加入了科举的考试科目当中,如果不好好学,那将来在科举考试中就不如别人。

如果学的精,就能在科举考试中领先别人,获得更好的成绩,更高的名次。

所以,接下来他们肯定会严格监督自己家的子女,要认真学习三门新的学科。

而且,圣旨中所提出的科学馆和工程馆的概念,以及科学馆学士和工程馆学士的地位和待遇,更是让大家震惊不已。

既然学这三门新学科也能成为学士级别的人物,青史留名,那自然要认真的学啊!

再说了,他们扬州和苏州可是第一批学习这三门新学科的地方,将来可是有着先发优势,做出突出贡献的概率也会更大一些。

可以说,他们的子女要想成为科学馆和工程馆的学士,比起成为弘文馆学士的难度要低很多!

大家心中还是会算账的,很快就算明白了哪个更有前途,心中自然也就有了决定。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李恪收到下面传上来的消息。

说是各个官学里21面,大家学习三门新学科的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每个人都非常认真的在学习。

收到这个消息,李恪也忍不住笑了。

热情高涨好啊,他就希望大家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这样才能早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

接下来,时间快速的流逝着。

距离第一批出海的商人们出去,已经过去了近三个月的时间。

李恪算了算时间,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李淳风和袁天罡二人已经以长安城朱雀大街为本初子午线,绘制出了完整的经纬线,并且标准了经纬度。

而且在李恪的指点之下,他们也成功的研制出了六分仪。

之后,便是利用六分仪,通过观察到的数据进行计算,然后得出一个经纬度,并且在地图上进行验证。

在经过大量的测验和计算后,他们将六分仪改进的更加完善了。

通过六分仪和地图确定坐标也做的越来越精准,虽然精准度远远赶不上现代的卫星定位,但起码是在一个范围区间里面。

在茫茫大海上,只要能知道一个大概的范围区间,就已经是天大的帮助了!

所以,经纬线和六分仪都完成了。

而经过三个月的建造-->>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