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李世民心中便产生了激动与浓浓的期待!

他很期待李恪将铁路从扬州修到长安来的这一天,到时候说不定他都能乘坐火车从长安去扬州看看呢。

“扬州造船厂收到36万贯授权费?半年之后还有50万贯授权费?”

李世民看到这条内容后也是微微一愣,什么时候赚钱这么简单了?

他记得扬州造船厂已经不造大船了吧?这一年多总共就造了两艘巨船,之前还随着大军一起出征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进账86万贯?

仅仅一家官办造船厂,短短一年多时间收到的授权费就达到了之前大唐一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看来要不了多久,仅仅扬州和苏州两地,一年的财政收入恐怕能和之前整个大唐的财政收入相比了。”

李世民在心中忍不住的感叹了一句,惊叹于李恪搞经济和赚钱的本事。

因为李恪在赚钱的同时,还不仅仅是他一人赚钱,还带着商人和百姓一起赚钱。

商人们和百姓们都赚到钱之后,自然会消费,然后就带动整个各行各业都赚到了钱。

他也想到了之前的传闻,据说李恪和魏征二人打了赌,说是在五年之内上海城一年的财政收入会达到8万贯。

如果达不到,就捐8万贯给到大唐户部。

这无疑是证明了李恪对于那座新建的上海城拥有极强的细心。

他甚至都无法想象,仅仅一座新建的城市,竟然能在五年之内,就能做到一年财政收入8万贯!

但既然李恪这么说了,哪怕他无法想象,但也相信李恪能够做到。

毕竟,李恪说过的话,基本都实现了。

“¨.要调李淳风到扬州去研究天文地理?”

李世民随后看到了信的最后一段内容,眼中不由掠过了一抹好奇。

不过李恪在后面也写了,是为了给这个世界精准的定位,然后在远洋航行中尽可能准确的找到所处的位置。

看到非常利于海上航行时确定方位,以及李恪在信中反复强调过的大航海计划。

李世民想了想,便直接下旨:“调太常博士李淳风前往扬州,听从秦王之令研究天文地理!”

技术上的事,他不懂。

但他知道,李恪是整个大唐最懂技术的人。

所以,他只需要尽量的满足李恪的要求就是了。

“是,陛下!”

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