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唐百姓的高句丽人。

而思想觉悟不够的,就到此为止了,无法传宗接代了。

而且,因为嫁给大唐百姓的高句丽女子自动成为高阶级的人,所以很多高句丽女子都会选择嫁给大唐百姓。

再加上每生一个儿子就能获得3亩地,那自然将会诞生非常多的大唐婴儿。

等这些婴儿长大后,就是大量的根正苗红的大唐百姓,然后这些人又会娶妻纳妾生子。

就这样,不出三代,整个高句丽起码大部分人口都是大唐百姓了。

剩下的要么是大唐百姓的妻妾,要么就是高句丽血脉,但内核却完全就是大唐人的百姓。

到了这种地步,基本就彻底同化了,不会再出任何问题。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让高句丽血脉的新生儿越来越少,大唐血脉的新生儿越来越多。

当高句丽的女子都不愿嫁给高句丽人了,那高句丽血脉的新生儿自然就越来越少了。

而女人都是慕强的,大唐百姓地位高,嫁给大唐百姓之后自己也能成为高阶级人,并且生下的孩子直接就是大唐户籍。

该如何选择,高句丽的女子心中自然清楚。

这样一来,既完美的利用了高句丽大量的人口,又完美的将高句丽的人口从高句丽血脉转化成了大唐血脉。

还让这个转化的过程一切都在大唐的掌控之中,不会中途出现变故。

听完李恪的这长篇大论后,李世民和一众将领们顿时陷入了沉思之中。

似乎是在仔细琢磨和品味李恪这番话里的想法和理念是否可行。

这个想法里有着不少的新颖理念,比如思想审核和政审,比如思想驯化,洗脑等等。

还有划分阶级,生孩子分土地等等。

经过他们的反复琢磨和思索,渐渐发现李恪提出的这个治理高句丽的方法确实可行。

“吴王殿下提出的这个阶级制度的确非常之妙!”

李孝恭赞同的点了点头,对李恪颇为佩服。

这个阶级制度,换做后世的话就叫做逼高句丽的人内卷!

谁的思想觉悟更高,谁就能获得更高的地位,获得更多的权利。

可以娶妻生子,传宗接代。

千万不要小看传宗接代这四个字在古代的威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道理高句丽百姓也是懂的。

为了能够娶妻生子,传宗接代,那就只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