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这些商人就不可能再心甘情愿的缴纳商税。

而商人一旦不缴纳商税,那扬州和苏州两地大量官学的财政投入就承担不起。

最终,官学倒闭,学子们依然还是无法读书。

很明显,崔峪心里就是这么个想法。

或者说,五姓七望准备的就是这套打法!

“看来五姓七望还是有能人的嘛!”

李恪心中不由笑了笑。

五姓七望看的还是挺清楚的,看清了问题的本质。

要想瓦解李恪所做的这些事,让这些学子们无法读书,那就只能切断扬州和苏州两地的财政收入。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只要官府没钱投入了,那那些官学自然办不下去了。

到时候,依然是他们五姓七望垄断读书人。

而怎么让扬州和苏州两地的财政没钱呢?

切断商税的来源,商税的来源是商人,商人交税的原因是什么?

子女参加科举!

只要让朝廷拒绝这件事,那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据我所知,陛下和朝廷似乎没有说过这句话。”

崔峪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颇为自信的说道。

“父皇和朝廷确实没说过,但本王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同意的。”

李恪嘴角噙着一抹笑意,有些玩味的说道。

“殿下或许过于自信了一些,我想诸位朝臣都会反对的。”

崔峪则是挑了挑眉,认为李恪还是太年轻,过于自信了。

或者说,李恪有点太小瞧五姓七望在朝堂和地方的实力了。

有他们五姓七望在,朝廷就不可能同意这件事。

“是吗?这是上个月扬州和苏州两地收上来的商税,你要不要看看?”

李恪让人将商业局之前送过来的税务报表递给了崔峪,让他开开眼界。

崔峪接过税务报表,本来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心态

但是当他看到税务报表上的数据后,眼神顿时微微一凝。

仅仅上个月的商税,扬州和苏州两地加起来竟然有足足1.8万贯!

而据他所知,上个月还不是满月!

也就是说,一整个月的商税可能会超过2万贯。

而这仅仅只是扬州和苏州两地。

大唐共有360州,如果全部加起来的话,那每年的商税将会是一笔天大的数字!

崔峪看过之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