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都不怕。”

“只要价格便宜,这些建筑材料肯定会大受欢迎!”

大家将话题转到了关于‘住’的上面来了。

讲实话,古代的居住条件相比起现代,真的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在古代,受限于建筑原材料加工技术和成本的缘故,很多房屋都是最简单的木头加茅草,然后再糊上一层泥。

这就是当时主流老百姓们所居住的房屋。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写过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初中语文书里就有这首诗。

这首诗就充分的形容了当时的居住环境和水平。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这句诗中的‘茅’指的就是盖在屋顶遮挡阳光和雨水的茅草。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这句诗的意思就是:一下雨屋顶就开始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的不停往下漏。

连杜甫这位和李白合称为‘李杜’的大诗人居住的房屋都是这种条件。

那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所居住的房屋条件是什么样,可想而知。

大家不想居住更好的房子吗?

那肯定是想的,只不过砖瓦受限于技术和成本,实在是太贵,只能选择更便宜的茅草屋。

所以,只要李恪能将砖瓦的价格降下来,那肯定会有大量的老百姓想要重新修建房屋!

这无疑能大大带动建筑材料的销售,相当于在古代打开了建筑材料的市场!

不仅如此,建房子还需要人工,大量的房屋需要建造,自然需要大量的砖瓦匠人。

这无形之中还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一举多得!

对于砖瓦的销售,他还真的一点都不担心。

毕竟这东西本身因为成本太高,一般都是皇城宫殿才会用的。

只要他把产量提升,价格降低,让民间也能用得起砖瓦,那民间自然会对砖瓦趋之若鹜。

毕竟,这可是只有皇城才用得起的建筑材料!

不要小瞧封建时代,人们对于皇权的敬畏!

在当时,皇室用的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老百姓有机会用到皇室才能用的东西,而且价格还便宜,相信没人会不动心的。

再有一个就是我国从古至今,人们都对房子有着极深的执念!

房子就是安身立命之本,是能遮风挡雨的地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