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躺下吧。

不管未来到的是暴风雪还是大雨,现在躺下至少能舒坦的气定神闲一会儿。

白维驱赶着马车,找回了最初那几天逛万妖国的感觉。

现在全程都得手动控制,已经没了自动挡,因为盘丝洞主被带走了,毕竟马车就一辆,这边换个马可以用,另一边只能坐在后背上享受颠簸起伏,少了个居心叵测的蜘蛛妖,白维也不用考虑队友反水,平平淡淡的驱车往前,大约一天后已经抵达襄阳城外的久鼎山脚。

万妖国承袭了明国文化,久鼎山的来源是一座青铜鼎,大禹铸造了九鼎平定九州,这些鼎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传闻其中一座鼎的碎片就在这里,于是便有了久鼎山,山上也有了道观,生意也不错。

这里的道教已经和明国的道教是两回事,很多人修道是为了长生,就譬如历史上家家洁净的嘉靖帝,沉迷修道修仙,还乱吃合金丹药,把自己毒死了。

可妖族大多寿命悠久,他们不需要金丹续命,对修道的需求不是那么高,可寿命长久不代表活得久,弱小的朝不保夕的妖族祈求的是信仰的庇佑,可道观里的神仙都是泥塑仙躯,没什么作用,能靠的还是自己,于是来到这儿的道士选择推行道家的练气和修行,久鼎山上的道观拜的是真武大帝,倒是和武当山同根同源,但这里并不受到正式承认,也早已发展成了另一套模式。

明国的道士日子过的挺好,打打拳修修身,可这里的道士靠香火钱也不够,本身在江湖上也得有地位,也需要广开门徒,至于信仰本身反而沦落为其次,久鼎山脚附近人满为患,大量江湖人聚集于此,目的是什么?一部分是闻风而动,一部分是顺大流。

一座避暑的小镇子在冬日里仍然人满为患,龙蛇混杂,有些眼力的都能轻易从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找出几位小有名气的江湖高手,还有的进了客栈,左边桌子是某某过江龙,右边桌子是某某云外雀,正前方一张桌子坐着几位号称散仙的内外兼修,更有人小声吹嘘自己见到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黑榜前十。

瀛洲的宗师才那么些,放在万妖国里也绝对算稀罕,陶种魔已经是年轻一辈里声名鹊起的年轻高手,但真正在江湖上呼风唤雨的还得是老江湖和老宗师高手。

“都是群土鸡瓦狗。”小蛇姬给予锐评。

“你说这话,合适吗?”朝露奇怪的问。

“我替公子说的!”小蛇姬昂首挺胸,骄傲脸,听的白维直摇头。

朝露却给予赞许:“会说话你就出本书。”>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