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没啥收入,都是靠燕王给的。

    到现在建文元年(1399)年,才有了四年收入,之后靖难打了三年,也没啥收入,在没被封为亲王前,他还是得靠老子朱棣赏赐才能有收入。

    但不看不知道,一看也是吓了一跳,朱高煦没想到自己还挺有钱的。

    侯海作为他的财政总管,过去几年的收入和支出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只是以前的朱高煦勤于练兵,又常年出征,从不过问这种事。

    而且正因为朱高煦常年在外,没什么挥霍,府中消耗也挺少。

    “王爷三百六十顷田,每年收租为两万四千石左右,加上朝廷六千石,王府仓库现在共余十万八千石。”

    “另有钞五万四千贯,白银二十六万七千两,茶五百二十斤,锦六十二匹---”

    朱高煦的银子和钞,基本都是靠卖盐引得到的。

    他自己没经商,也没有商铺,不像有的宗室,自己还经商。

    但他当郡王四年,仅靠盐引和朝廷俸禄,存下二十多万两银,可见盐利的丰厚。

    初看起来他很有钱,但最近支出突然增大。

    毛雄那边,就拿去五万贯钞加二十万银,用来囤积盐和粮、糖。

    所以他现在仅余下四千贯钞,和六万七千多两银。

    而最近他征兵,练兵,还要养马,他在佃户中请了几个妇人烧饭,加上每天伙食消耗就达一百四十贯宝钞(大概40两不到)。

    原本一贯宝钞等于一两,但百姓还是更认同白银和铜钱,真正去购物,购买力大概只相当于四分之一左右,贬值的非常厉害。

    这样一个月就要三千多贯,支出很大。

    这才五百兵马就这么费钱,还得拼命赚钱啊,朱高煦若有所思的时候,王斌等将领向他提议,会不会吃的太好,以前大伙可没吃的这么好。

    朱高煦则道,本王每天在营里训练,陪军士们一起吃饭,还经常到处窜营,为的什么?

    如果把伙食降了,训练又这么苦,本王岂不是走到哪,被大伙骂到哪?

    众人纷纷点头,当然知道王爷是为了什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