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要周虎从寨子里的人里选一半为亲兵卫队,然后再在外面招一批人,凑一百人。

    宋猛同样在寨子里的人里选一半,然后在外面招一批凑一百人,练哨骑。

    其实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朱高煦好好回想过大明的军制。

    明末时,大明军制有点乱,营兵卫所兵都能合在一起干,还能就地募兵。

    现在明初,除了京营就是卫所兵。

    按朝廷祖制,他一个郡王都没资格募兵,募兵就是造反。

    但现在他便宜老爹朱棣都在准备造反,所以朱高煦当然要募兵。

    但不能募多,一是怕朱棣有想法,二是现在养不起。

    他只募一队亲兵,加一队哨骑,报告给父王,朱棣应该不会有意见。

    而且更重要的是,募兵这个办法,可以很好的掩盖他身边突然多出来的近百人。

    宋猛和周虎走后,朱高煦拉着陈文到角落里,低声道:“你准备去宛平徐家村募兵,为宋猛和周虎凑足百人队,你这样干,先召集各村精壮---”低声说了一番。

    最后道,“挑选良家百姓,每户赏田五亩,从本王的封田中给。”

    陈文惊讶:“这样以后再募兵,难道都要分田?”

    “本王的田,可以分完再说。”

    朱高煦身为郡王,有朝廷分的,有朱棣给的,加起来一共是360顷,明每顷100亩,也就三万六千亩。

    都是免税永业田。

    另按朝廷福利,郡王每年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十匹,舒丝五十匹,纱、罗减综丝之半,绢、冬夏布各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料草十匹。

    朱高煦府上人少,朝给的六千石粮都用不完,加上这么多财富,每年都有大量盈余。

    而朱高煦的三万多亩田的佃户,有一部份就在宛平县徐家村。

    这些人负责帮朱高煦种田,纳粮,其中自己可以得到一小部份,这也是整个大明朝目前的现状。

    朱高煦打算直接把田分给佃户,然后让佃户们从军,因为这些田是朱高煦的,是免税田,意味着百姓们也不用交税。

    陈文隐隐听懂了朱高煦的意思,给了田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