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想要知道长平,或是说上党战场上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当然,这也在廉颇和赵括的意料之中。

    “与我交接后,赵括马不停蹄便撤换所属将领,麾下周骐,不可多得之骑将,竟被明升暗降前去看守粮秣,改换军将倒也算了,未几日间,赵括便悍然下令:全军西渡,兵分三路,攻夺丹水西岸之秦军壁垒。”

    廉颇所言依旧全部都是事实,却不是事实的全部。

    周骐是被明升暗降,但目的却是为了偷梁换柱隐藏十万赵军主力,当然这样的事实,只有寥寥数人知之,廉颇也根本不可能告知信陵君。

    而因着由周骐明升暗降的前科在,赵括接下来的举动就会更显得“无理取闹”了。

    “可是被秦军击败了?”信陵君赶忙问道

    “若是如此,倒是好了!”廉颇苦笑一声继续说道:“若是能为秦军击败,哪怕遭受些许重创,无非是损失一些军力,主力可从容退回东岸壁垒,哪怕情况再遭一些,秦军尾随而击,也无非壮士断腕,留出一部兵力留守壁垒,主力退守百里石长城防线罢了,只要我军主力尚在,秦军就占领不了上党一线。”

    “既然未败,那又是怎么了?难不成秦军还能在丹水壁垒一线全歼赵军之数十万大军不成?”信陵君有些疑惑道。

    “据最新的战报:我赵军突袭秦军西岸壁垒,耗时一昼夜,夺丹水西岸秦军全线壁垒,杀伤秦军步骑共计约十万余人,而我军自身伤亡不足八万!”廉颇也不瞒着,当即将丹水一线的战况详细地说了出来。

    “哦?”信陵君作为一个铁杆的联赵反秦人士,听到赵军将秦军壁垒攻下,还杀伤秦军十万余人,顿时兴奋了起来。当然,赵军损兵八万也当浮一大白。

    “这不是大胜仗吗!”兴奋之余,信陵君却又想到了廉颇将军的来意,不由得再次提出了疑问。

    “打胜仗?!信陵君,若秦军真是一个突袭就能够击败的,我赵军何至于在丹水东岸防守三年有余不敢西渡一步?若秦军羸弱到防守伤亡却别攻击方更多,我山东六国何至于在函谷关前屡屡碰壁?”廉颇嘴角微微一扯,颇为不屑道。

    “这……”

    信陵君顿时有些语塞,脑子再度飞转了起来。

    廉颇所言,却有其道理。秦军之军纪、战力,那是诸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