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千般感慨,万分的难过,当即轻咳一声,将沉迷颜色之中的士卒们唤醒,冷声说道:“大家(在外不方便称军)尚在艰难之中,不可贪恋繁华,且速速前行。”

    众人闻言,纷纷脸色一紧,赶忙收敛心神,稍稍应诺一句,便又目不斜视地赶起车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廉颇一行人便已经离开了那繁华的闹市街道,转过一个路口,来到了一座深宅大院面前。

    那院墙自外观之,足有三丈之高,便说是堡垒也无异议。

    其数丈之墙也,很好地阻挡了城中各处视线,即便在全城最高的城门也无法看清内部的布局,更是以长约一掌,厚有一寸的青砖所围砌而成,其坚固程度,更不必说。

    硕大的前门上钉着铜钉九九八十一枚,而门前两座硕大的石当更是彰显着主人身份的尊贵与不凡。

    抬头看去,匾之上赫然写着“信陵君府”。

    信陵君者,姓魏,名曰无忌,乃如今大魏王之胞弟,史称战国四君子之一也。

    历史上,就是他在赵国长平战败,邯郸危亡之际,行“窃符救赵”之举,后续更是趁着秦国白起死后战将青黄不接之时,带着六国之兵,饮马函谷关外。

    如今,赵国想要得到魏国的救援,赵括几乎在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信陵君。

    当然,赵括之所以选择信陵君,也不仅仅是因为在历史上就是他来救援的赵国,更重要的是,根据赵括的分析:信陵君是一个“想做事”、“能做事”的“聪明人”。

    首先是“想做事”,更具体地说他是想为自己的魏国做事。从他历史上广纳门客,数次犯颜直谏,到后来的不惜“窃符救赵”,甚至用“鸡鸣狗盗”之徒也要逃离大梁奔赴战场,足见其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同志的。

    而从其在赵国八年的郁郁寡欢,与果断接下六国帅印、不计前嫌为国抗秦的表现来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信陵君归根到底是一个爱国者,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魏国变好的爱国者。

    其次是“能做事”,这一点倒无需赘述,在战国后期还能打到秦国函谷关的,他也是独一份,即便是在秦国青黄不接之时,即便他是率六国之军,不管怎样,能把六国拢在一起就很不错了。

    最重要的,信陵君是个聪明人,魏国王室之中为数不多,深切明白“唇亡齿-->>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