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开诚布公。虽说梅长苏说过不用跟底下人说明夺嫡之意,但真正的腹心军师还是要统一思想为好。

    “卿等之意,寡人尽知之矣。”赵括淡定地说道:“然,寡人之志,却要再与爱卿说明一番。”

    闻言,相对而坐的两人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双双直起了身子,恭敬地等候着赵括的话语。

    “言说春秋有五霸,便是我赵国武灵王,亦曾横压一世。”赵括略有些向往,却又有些不屑地说道:“然,寡人之志,从来都不是霸天下。”

    “一统天下,方是寡人之志。”赵括缓缓地说出了埋藏在心中已久的志向。

    两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一抹潮红慢慢在两人的脸上蔓延了开来。显然,面对这样的宏图大志,两人也是心向往之。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赵括是真的能做到的。

    “愿为我王一统之大业,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也。”两人当即齐齐拜道。

    “请起。”赵括虚扶起了两人,随即继续说道:“联姻固然是好,可也就意味着楚国之势力进入我赵国朝堂。而楚臣也自会聚集于其麾下,初时自然是利大于弊,然,当我赵国之实力超过秦国之时,尤其要发动灭国之战时,恐怕就会成为无限之阻力也。”

    “而我赵国欲超越秦国者,最多不过十数年之功也。而灭国,尚需要数十年之努力也。”不待两人回应,赵括便继续说道:“以此区区十数年之利,而失数十年之先机,恐得不偿失也。”

    平原君闻言,略略思索一番,随即提议道:“能否防微杜渐,不使楚国之臣位列高位?”

    “不可。”不待赵括否定,那边刚刚提出要纳才之策的吕不韦先不答应了。

    微微一礼,算是赔罪,吕不韦这才继续说道:“平原君当之,秦国之强也,始于商鞅变法也,商鞅者,魏国人也!我赵国欲强国者,正要吸纳各国之人才也,岂能因噎废食焉?况失之商鞅之才尚在其次,失之天下之信,方为要害也。”

    “这?”闻言,平原君倒也觉得有理,一时间还真找不到辩驳的理由。

    一旁的吕不韦见状却是已经想到了办法,随即说道:“禀我王。王上所患者无非外戚势力庞大,以致影响国策也,既如此,削外戚之权,使其不足以影响我国国策,可也。”

    “如何削?”赵括摇头道:“便同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