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如此多的大军?这简直就是在

    “杀鸡用牛刀”啊!而等从燕北调回的兵卒回到了蓟城,众人才纷纷觉得不妙,只是此时,蓟城已经进入了戒严之中,别说打探消息了,就算是已经有了消息想要散播出去,也是困难重重。

    与此同时,燕王终究也是稍稍听取了将渠的建议,在大军即将整备完毕的前夕,向秦国派出了使者,试图说服秦王出兵策应燕军的军事行动。

    当然,燕王的意思很明显,秦王能出兵那自然是最好!但若是秦王不肯出兵,燕国也不怕撑着。

    一句话,赵国这块肥肉,燕国是吃定了。只是若是秦王知晓了燕王的想法,不知是会称赞他的勇气还是会嘲弄他的无知。

    但,终究,无知者无畏也!这边燕国风风火火地准备着,那边赵括在代地也没闲着,在吴姓裨将的带领下,赵括一行人不过一日的时间便已经来到了抗胡的第一线——马城之外。

    赵括骑着高头大马矗立在马城之前,抬头望去,刻着

    “马城”二字的石质牌匾已经被风沙侵袭得只剩下个轮廓,点横之间却也隐约可见当年的铁画银钩。

    马城显然并不算太大,但它的城墙却不算低,足足有两三丈高。而看起垒土层层分明的颜色,显然是经历过数次的修缮和筑高的。

    最低的土墙只有一丈高不到,更是已经泛起了黑褐色,显然这是经历过无数次风霜与血雨洗礼的见证。

    而越往上的城墙,颜色则是越浅,最上面的几乎与地面的土质别无差别,显然才建了没有多少时间。

    这简单的城墙,似乎也暗暗预示着赵军在代地渐渐失去主动权的军事情况——原本只需要一丈高的城墙,在一次次的加固中,终于成了如今雄伟的模样。

    城墙的厚实,从来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即便如那万里长城一般的雄伟巍峨,也不过是一道历史和民族不愿意提起的伤痛。

    现在的马城,俨然是一座充满着血腥气息的堡垒一般的城池。城池之外,射界早已被扫清,所有高于膝盖的木头,包括灌木丛都被清理得干干将军,几颗枯黄的小草,或许便是这条路上唯一的点缀了。

    而令赵括稍感欣慰的是,出入马城的百姓之中,虽然或有焦急的模样,但却并无害怕的意思,显然,对于马城中的赵人而言,对于即将到来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