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家的六万大军,想要退守都困难,更何况是要主动出击?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对了,石头,石头还没跟上将军说清楚!

    「上将军容禀。」陈将军当即站了出来,抱拳道:「三年来,胡人虽被我代郡军民击退,然其来犯之兵力,却是年年增加。去岁已达峰值近十二万人,今年胡人已开始集结,探马回报,今年之来犯之敌人,恐增至一十五万之多!」

    「若是,若是。」陈将军稍稍迟疑,终究没有说出那最后的半句话。

    其实不用说,赵括也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七万军队不够呗!

    但真的不够吗?

    陈将军的话音落下,代郡的几位将军齐刷刷地看向了赵括,眼神中充满着期待。他们很清楚:只要上将军愿意,再调两三万,甚至四五万大军前来也是没有问题的。

    甚至就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的孙崮和周骐两人,也是相视一眼,随即看向了赵括。显然,对于敌军十五万的数字,二人也是有些压力的。当然,这并不意味二人对赵括没有信心,但能打富裕仗,谁愿意扣扣索索地打啊!不说把握更大,至少也是更加从容。

    赵括看着众人的眼光,心中也是有些意动。对于这七万大军,他是经过了反复推演计算的,打败胡人应该是不成问题,但这也是颇为极限的兵力了。

    极限也就意味着风险与刺激,更意味着可能的失败。

    但这显然并不是赵括故意为之,之所以卡着极限的

    兵力,也是迫不得已。

    目前,赵国的主力部队除了代北的六万大军,就剩下长平之战中剩下的一十四万主力大军。

    秋收已近尾声,即便主力大军大都已经归位的情况下,赵军也就剩下了这一十四万大军。一十四万,哦不,应该是一十三万了,听起来、看起来都挺多的,可赵国需要兵力的地方更多!

    不说其他的,上党郡和河内郡就直接分去了十万有余,不仅是防御秦军,赵括河内郡的屯田大计需要军队进行镇压和引导,上党郡的兵器打造涉及到诸多的机密,赵括又岂敢交托给他人?

    十万大军,真正能用到防御地方的,恐怕还不到八万大军,当然这不是说赵括放松了对于上党郡和河内郡的防务,另有任务的五万大军也依旧在军籍之中,也依旧保持着军队的操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