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偶然性的。要不是秦军执意要杀赵括,要不是秦军一而再、再而三地低估了赵军的战力,六百锐士断然不至于在此全军尽没。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司马错的指挥有什么错。从他和秦军锐士们的角度来看,绞杀赵括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至于自身的性命,早已置之度外了。

    而面对着六百锐士,虽然自家的亲兵们有着重甲陌刀和马镫的帮助,但到底对面的战力已经算是这个时代的天花板了。以不到六十人的代价,换取六百锐士外加一名老将的性命,如此算来,似乎自己的亲兵干得还算不错?

    好像,自己有些冤枉自家的亲兵了。只是,这样的想法赵括是不会更自家的亲兵们说的,倒不是说赵括也如同赵王般不愿认错之类的可笑原因,而是在赵括知道,这样的误会,才能让自家的亲兵时刻保持清醒、谦虚的态度,而这对于赵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骄兵必败的道理,赵括可不想、也不用再去试验一番。

    随后,秦军锐士身份的发现,对于他们本身而言,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至少本是一声白布的草草埋葬,赵括大笔一挥之下,变成了棺葬,只是辛苦了阏与城中的棺材铺,又得加班加点地为秦军打造棺材。

    好在有了赵括父亲的那一遭,阏与城中的棺材铺倒也算是熟门熟路,不过短短两日,便将秦军所需的棺材制作完毕了。很自然的,赵括的战绩最先在阏与城中传开,以五百对六百,大获全胜的战绩,再次轰动阏与城。而「神机妙算」

    之言瞬间甚嚣尘上。

    当然,这些俗名,赵括并不放在心上。他的名声早已在长平一战中彻底打出,如今的这场「小胜」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想要再进一步,成为真正凌驾于所有战国将领,乃至于进入后世的武庙,在华夏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接下来的战事才是关键。

    从华夏的历史来看,只有在对外战争中取得大胜的,那才是真正被承认的「名将」,没见到白起再厉害,也不过得一个「人屠」的名号吗!这显然并不是什么好的名号,虽然也是足够的霸气,但你要是把那四十万赵人换成胡人看看?

    收拾好心情,大军又在阏与城外稍稍修整了一日。

    随即,入葬的入葬,赵平也带着司马错的尸体踏上回归邯郸的路程,而赵括也终于继续踏上北上之路。而此时跟随在赵括身边的亲兵只剩下了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