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在赵平很有自知之明,他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是赵括所赐予的,而他所肩负的使命,更是需要他低调、低调再低调。因此,虽然原来的顶头上司变成了下属,而原来的下属更是成了需要仰望自己的人。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谦卑,甚至在路上遇到,还会主动打招呼。而这样的举动,无疑又给赵平带来了不错的基层反响,同时赵括的识人之明也在渐渐传颂。

    收到赵括来信的廉颇也忙碌了起来,不仅要给上党郡的赵韦调拨人手,还要给河内郡的许历提供粮秣,手中选锋中脱颖而出的三千骑兵也根据赵括的要求开始了负重的训练,虽然廉颇也不知为何,但他依旧选择相信赵括。

    得到充足人手补充的赵韦,随即火力全开,先是迁移了附近所有的百姓,随即平整道路,然后又建立起了生活区域的设施,这才进行扩大生产。显然,赵韦乃是按照赵括的要求,要把这兵工厂做大做强来。

    这边赵韦的兵工厂成了吞噬金银钱帛的大户,那边许历的屯田计划也不遑多让,随着粮食的发放,赵国的口碑和信誉也在不知不觉中累积,而从周边各地涌入河内郡的流民也终于出现了井喷似的增长,好在廉颇将军的粮秣和军队及时开到,这才避免了一场动之乱。

    虽然动之乱被压下,但也给许历提了个醒,当即稍稍放缓了收拢流民、开垦荒地的力度与速度。「所谓欲速则不达」,好在许历买这个教训的代价并不算太高。

    一切似乎都朝着良好的势头发展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