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军力方面的损失,战场主动权的丧失对于秦国而言,显然是更大的损失。不仅上党郡这个天下屋脊没有拿下,自己东出的崤函通道的锁钥还被赵国拿了去。

    此后,再想东出,要么就要继续跟赵军在河内郡过招,要么就只能从南面攻入山水纵横的楚国了。

    当然,秦国作为战争的挑起国,有此损失倒也实属应该。若说冤大头,还得是我大魏国。带着十几万大军在上党郡打了个转,啥也没捞着,灰溜溜地便只剩下两万多兵力回大梁,还是趁着大雨泅水而渡才脱离的危险。

    唯一的赢家——赵国,其实也不好受。四十多万大军,加上近十万的青壮,最终也只剩下了一十九万大军,其中主力大军也不过一十四万,而青壮之军也仅剩五万不到。

    可以说,赵国是用了四十三万士卒的性命,换了秦军三十八万大军的性命,以及对秦军的总包围。

    若只论战损比,近乎一比一的战损比下,赵、魏两军的损失反而是更多的一方,当然,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只看战损比的。

    虽然赵军也损失了大量的精兵,可赵国的得到的不仅仅是上党这个天下屋脊,更是都城邯郸的安全,以及战略主动权的更替。

    从此之后,赵国再无需担心阏与之战的情形再度发生,也更不可能让秦军直插邯郸。

    上党,将成为秦军东出路上难以逾越的伤心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