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秦军于不败之地焉?」

    廉颇闻言,心中细细衡量一番:秦军自界牌岭一战之后损兵万余,如今之兵力不过一十一万左右,且多为鏖战日久之疲兵,加之粮秣的短缺,自己虽然少了一万大军,但料想应该问题不大。

    当即廉颇便答道:「若是十万精锐,可败之;若有九万精锐,可攻之;若有八万精锐,可挡之。」

    意思很明白,十万大军若都是大粮山中的精锐,别说挡住了,打败秦军也问题不大,可若是其中掺杂了青壮军,恐怕就会互有胜负了。

    不得不说,廉颇对于自己和秦军的认知还是非常地冷静而深刻的,既没有妄自菲薄,也没有过分夸大自身的战力。

    赵括对于这样的答复显然也是满意的。

    但赵括的问题却又不仅于此。

    「便给将军九万精锐,并两万青壮之军,可能败之?」赵括继续问道。

    廉颇闻言一惊,显然也想不出这一十一万大军,赵括要从何处搬来。但还是立即回答了赵括的问题道:「若有此一十一万大军,若是不胜,乞斩某头。」

    「将军严重了!」赵括笑着说道。

    「可是,上将军,我军总兵力也不过一十九万,哪里能有一十一万大军,其中还有九万之多的精锐,须知,除却界牌领的三万大军,这九万精锐几乎已经是我军所剩下的全部精锐了。」田单在一旁提醒道。

    「恐怕便是向我王求援,我王应允之下,短时间内

    无法集中到如此多的精锐大军吧?」廉颇也在一旁眉头深皱。

    「其他诸国,时间上更来不及也!」田单又继续补刀道。

    「哈哈哈......」赵括摇着头大笑道:「何须援军,我上党之军便有一十九万之多,其中精锐大军更是有一十四万之多,如何凑不出一只十一万的大军出来?」

    「可是!」廉颇赶忙说道:「大军尚需驻守四方,可用之兵力不过壁垒之九万大军,即便全数调去与秦军一战,也不过九万战力也。」

    「驻守四方?」赵括摇摇头,说道:「廉颇将军,我军为何要驻守四方之城?」

    「自然是为了困住秦军,不使上党之秦军得逃,进而全歼这股秦军啊!」廉颇毫不迟疑打死回道。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