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龁尚存着一丝丝不该有的幻想,幻想着城楼之上的赵军战力不济,自己可以强攻而下。

    秉持着这样的想法,若是将前线的军队撤回,再与工程器械一道前进,这一退、一进之间,恐怕实际上的损失可能会更大,倒不如即行对界牌岭发起进攻。

    因此,王龁的战法倒也没有什么错。只可惜,他的幻想从一开始就不该有,或者说,从赵军整齐划一的箭雨袭击之中,王龁便应该意识到城楼之上的赵军绝非泛泛之辈。

    只是,若是没有这奋力一搏,军中会否有其他的声音呢?

    每每到了绝境之时,最可怕的不是外部的压力,而是来自于内部的不和。而「最强的堡垒也总是从内部开始瓦解」这句话,王龁虽然没有听过,但显然不论白起,或是王龁都很清楚其中含义。

    不用鲜血将强攻这条路堵上,就需要用更多的鲜血去堵上内部的窟窿。

    因此,继续进攻便成了必然!

    只是苦了界牌岭下的秦军的将士们。

    后阵号角声逐渐响起,伴着赵军又一阵的箭雨,秦阵之中又是一顿腥风血雨。

    收到信号的秦军不再保持沉默,解开口中的束缚,一声声的呐喊肆意地宣泄着心中的怒火,更是将那层薄薄的雾气彻底吹散,城楼之上的赵军这才发现,原来秦军几乎已经贴到了自己的鼻子下方。

    没有任何的犹豫,弓兵校尉的令旗再度麾下,城楼之上全部列阵完毕的近三千弓兵再度齐射。

    更大的一团乌云随即凝聚在秦军的头顶,随即又猛然地砸入其中,根本不给秦军任何反应的机会。可怜精锐的秦军为了保证静谧性,手上只有一面小盾可以防身,面对着赵军几乎铺天盖地的箭雨,这区区一面小盾哪里能够防得住?

    秦军之中的弓兵们即便想要反击,却也难敌界牌岭近乎天险一般的高度差。有道是「高打低,打s.b」,放诸此时的战场更是如此。

    站在城楼之上的赵军甚至只需要将箭矢射出去,在自身重力的加持下,抵达秦军士卒面前时便已经是飞速的利箭,可城楼之下的秦军呢?气力稍弱些的,箭矢甚至送不上城楼,而气力稍大些的,即便将箭矢送上去了,其速度也因为重力的缘故减弱的八成。

    既无箭雨之覆盖,又无利箭之急速,其杀伤力可想而知。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